第二篇 氣吞萬裏 第七章 定鼎 第一百三十九節 最後時刻

拿軍方來作為試金石似乎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但是無鋒還是覺得可以有選擇性的來嘗試一下,當然這可能要委屈一下梁崇信,但是這帶來的震撼效果無疑是驚人的,當軍方將領中領袖人物只是因為執行皇帝陛下的命令超越了職權就被帝國監察院追究責任,甚至可能會承擔經濟上賠償責任,這對於生活在一個皇權至上的國度來說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巨變,當然無鋒也並不打算讓帝國監察院的權力淩駕於自己皇權之上,根據帝國賦予自己權力,自己有權赦免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罪過,而無鋒也只是想要在兩者間取得一個難言的平衡,既要讓官員民眾尤其是一些特權階層和實權官員意識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也要讓那些企圖限制皇權的理想派意識到在現階段,皇權仍然是一切上層建築的基礎,離開了這一點,那就是空中樓閣,無源之水。

權力這個東西是人人渴望的,但是無鋒在西大陸一個哲學家獲知一句名言,任何權力如果沒有了限制,那就會墜入地獄的深淵,無一例外,無鋒對這一句話格外欣賞,雖然在皇權問題上他有所保留,但也僅僅是有所保留而已,他同樣認為隨著時代的前進,自己現在確立的政權體制未必就能適合今後,進行變革改革都是必然的,但是無鋒以為至少在現在,在自己還在履行統治大權之時,現今的體制能夠確保帝國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能夠為帝國,為唐民族,贏得更多的權益。

隨著無鋒登基的時間越來越逼近,除了帝國四大權力機關組建起來之外,無鋒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古基設定的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兩大代表民意也是帝國中央溝通民意的機構上。這所謂的帝國兩大民眾代表機構事實上更多的脫胎於西大陸利茲王國和法米尼帝國的議會制,利茲王國稱為貴族院和平民院,而法米尼帝國則稱之為參議院和眾議院,只是兩國在組成成分上略有不同。

利茲王國地貴族院自然有上層貴族組成。其中包括了相當一部分宗教界的高層人士,而平民院則主要是由工商階層代表以及一部分市民代表組成,兩院權力原來是貴族院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已經隨著歷史的變遷組建變成兩院平等,而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平民院權力超過貴族院的趨勢。而法米尼帝國的帝國國會名義上是兩院組成,但事實上參議院和眾議院更多的是從地域上來劃分,而非從階層上來區別。參議院主要是按照帝國各大區等額選出的代表組成。而眾議院則是按照人口比例選出,從代表成分上來看,農業發達地地區則是傳統貴族士紳占據優勢。而新興地區則是工商階層代表為主,在像首都這一類大城市大港口中,金融寡頭和金融貴族們以及殖民貴族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代言人牢牢地控制著這些代表名額。

無鋒和古基也曾就兩國不同的體制研究過多次,應該說議會也好國會也好,這種由民間選舉或推選產生的代表機構對於兩國王權皇權都或多或少有些限制,尤其是在利茲王國,這種現象更明顯。但是法米尼帝國這種由地區行政區劃和人口分別產生民意代表地選舉方法更讓無鋒認同。至少這從更多更民主的渠道來了解民間的意圖。

經過多次反復磋商,最終無鋒還是采用了古基提出的名謂,仍然稱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帝國元老院代表的產生將由帝國各郡由帝國皇帝陛下冊封地貴族推舉產生。其中每郡兩名,中州特別行政區五名,帝國皇帝親自任命二名。而帝國公民院代表產生則按照人口比例產生,原則上仍然是每一百萬人口產生一名,不足一百萬人地郡自動獲得一個名額。像緬郡這種人口稀少的郡,公民代表也就只有一個名額,而同為江南郡這種大郡,僅僅像余杭這樣一個府,就有三個名額,整個江南郡甚至達到了十六個代表名額,而這個選舉方法也只能暫時由鎮到府,府到郡這種推舉方式產生,而無法像西大陸國家那種選舉產生。

對於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的權力方面,無鋒和古基以及後來將蕭唐蘇秦莫倫三人拉了進來討論這套體制中最後兩院地權力分配,最終達成的一致意見。確定目前兩院權力相等,他們有權了解帝國政務院每年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預算,有權咨詢帝國政務院、樞密院、監察院、審理院各種事務,當然,如果四院認為涉及事務如果有不便公開的理由,報請皇帝陛下批準後,可以不予接受。兩院還有權向四大權力機關甚至帝國皇帝提出建議,而四大權力機關對於兩院提出的尤其是超過了半數代表附議的建議必需要予以重視,並給予書面回復,回答辦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