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氣吞萬裏 第二章 中原 第四十三節 翠屏關

震天的喊殺聲充斥於整個河灘平原,原來一片安靜的曠野變成了修羅場。借助機動優勢的騎兵催行著胯下的戰馬不斷向被分割包圍成無數個小塊的天南軍團體發起猛攻,而最讓天南軍最為痛苦的卻是已經集中列陣的遊牧弓騎兵,在占據了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後,他們有條不紊的組成一個又一個弓箭攻擊群躲在圍攻的戰友背後用一波波箭雨摧殘著苦苦抵當突擊騎兵撲殺的天南軍士兵,而莫特騎兵中的強弓手更是按照接受訓練時的要求,集中力量射殺那些帶有標記的天南軍官,這更給天南軍本來就處於潰滅邊緣陣線狠狠的捅上了一刀。一個個集結起來的防禦圈在失去了軍官指揮後,很快就被莫特騎兵突破斬殺,淪為刀下亡魂,在這種情況下,投降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多余,而天南軍一方似乎也毫無這種覺悟。

隨著戰局的推移,無數天南軍士兵被有意識的像河岸壓迫,一面是洶湧渾濁的河水,一面是敵人高舉的刀槍,很快這一場戰事就漸漸轉化為一場屠殺,失去了統一指揮的天南軍已經無法靠自身力量形成完整的防禦圈,而遊牧騎兵似乎也充分領會到了這一點,每當天南一方企圖結成防禦圈時,總會遭到來自幾倍的遊牧騎兵的瘋狂沖鋒,一直到擊破對方的企圖為止。

戰局一點一點朝著有利於西北一方轉變,已經放棄了突破重圍希望的天南軍士兵也充分展示他們頑強的一面,即便是面對占盡優勢的西北軍,他們一樣沒有退縮,充分利用步兵結陣靈活的特性組合成各種小型攻擊陣形,但敵人數量實在太多,當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消失在敵人的武器和馬蹄下時,兩名師團長也意識到這一仗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自己一方的敗亡也只是遲早問題,頑強抵抗也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當天南軍終於下定決心放棄那些已經徹底陷入敵人包圍深處的主力,組織起部分軍隊突破東方防線準備向龍門山口退縮時,他們才發現來自東方山口之處的黑壓壓的騎兵隊早已整裝待發,沒等掙出包圍圈的天南軍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早已等得不耐煩得一萬圖布鐵騎已經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西狂卷而來,面如死灰的兩名指揮官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知道敵人這般布置明顯是不會給自己一方任何希望,幾乎在同一時間抽出腰間佩刀,率先迎了上去,迎上那洶湧而來的急波湧潮,頓時被擊打成片片血花,唯有一名舉刀狂舞的圖布騎兵感受到自己刀下多了一名戰利品而已。

這一場被稱作“響水灘之戰”的戰役第一次讓帝國內地的軍隊感受到了李無鋒麾下經過改造後遊牧鐵騎的威力,雖然敵手只是兩個並不完整的師團,但任何人都知道這兩個並不完整的師團卻是天南郎家第一軍團中的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可謂是郎家軍隊中精銳中的王牌,即便是在最後關頭,這兩個師團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依然無愧於他們的番號,縱然是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面對在數量、士氣和機動力占據絕對上風的遊牧騎兵面前,他們依然死戰不退,直到最後一息,用鮮血和生命扞衛了天南軍人的榮譽。

而在這一仗中,率先突破敵人防線的莫特第一、第二萬騎隊的優秀表現也獲得了關西戰區總指揮梁崇信的高度肯定,並在第一時間上報西北軍政節度使府請求給予嘉獎表彰,而這一戰也扞衛了梁崇信在西北陸軍中的地位。

讓梁崇信和李無鋒最為滿意的卻並非實奪得巴山和翠屏關,能夠完整的殲滅天南第一軍團中第一第二兩個郎家的王牌軍團才是兩人最為在意的,毫無保留的消滅了郎永泉的兩張王牌與擊潰擊敗完全不同,原本不甚完整的第一第二師團只要大體框架存在,又有著大批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老兵,只需將預備役士兵一補充,一個完整的師團便又可以再現,而現在將其消滅幹凈,不但徹底斷絕了這兩個師團的復起,而且也讓天南軍方的士氣大受打擊,這其中的後續影響力卻無法限量。

響水灘一戰宣告了西北勢力正式介入中原征戰的開始,後世的史學家高度評價了這一戰,這也是西北第一次將來自騰格裏草原上的遊牧騎兵運用於騰格裏草原以外其他戰場,遊牧騎兵疾如風火的特性在這一仗中得到完美展現,從昆侖關到響水灘二百余裏,五個小時馬不停蹄奔行而至,沒有給敵人以任何作出反應的機會,而梁崇信也充分運用了巴山顧家的情報傳遞,將時間計算精確到了頂點,巧妙的抓住了天南軍出山休息那一刻發起了突襲,一舉成功,全殲天南精銳三萬人。

戰後,西北軍事學院的戰術教官們都一致認為,響水灘一役中主帥對時間的把握對戰機的捕捉,極大限度的發揮了情報系統的作用,在戰術上對經過改良的遊牧輕裝騎兵特點的充分運用以及這一仗取得的輝煌戰果和戰略意義,這一系列獨到之處都足以讓這一仗作為經典戰役編入戰史,而梁崇信本人在這一仗中所展現出來的冷靜的頭腦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不但成功的全殲兩個師團,同時也為後續一系列戰役的順利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標志著郎家勢力在關西崩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