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躍馬中原 第五章 擴張 第四十一節 短兵

山柱冷冷的站在處於位置正中道路咽喉處,一雙眼睛不帶任何感情的注視著前方,可他自己知道這實在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自己唯一的有利條件就是搶先占領了峰口的有利位置,以及敵人尚未察覺到這裏的敵情。

所有的部隊都已經部署到位,處於正中位置也是抵禦敵人進攻的主力當然是第一、二、三輕步兵大隊,這時都不動聲色的埋伏在雪地裏,原本他們深色的服裝與大地一片雪色應該是反差很大,但好在這一帶有許多露出一截的巖石,顏色與士兵們的服裝顏色相近,所以不到近前,敵人是難以發現這個問題的。第四、第五輕步兵大隊則部署在峰口兩側的灌木叢中,他們將用弓箭迎接即將到來的亂軍。

我自從在與羅卑人進行了兩次戰鬥後,發覺羅卑人的輕騎兵和輕步兵都自帶弓箭,遠戰時可以利用弓箭進行襲擊,近戰時則用常規武器格鬥,而不象帝國軍隊設有專門的弓箭部隊,這當然與遊牧民族士兵素質有關,他們常年練習騎射,射箭以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樣活動。

我在參考了羅卑人的這一特點後,也對部隊進行了改良,在輕步兵和輕騎兵中也增設了射箭訓練,並高薪從莫特人和圖布人中聘請了高水準的教官來訓練自己的士兵。好在處於西北地區的老百姓,由於民族成分復雜,受鄰近的遊牧民族的影響也比較大,青壯年男子或多或少都會一些騎馬射箭工夫,所以我在自己下屬的部隊中推行的這項改革並未遇到多大困難,也使得輕騎兵和輕步兵的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但在高嶽人為主的輕步兵聯隊中這一點卻遇到了麻煩,這些人天生力大,但對操作弓箭類的器械卻缺乏靈性,任憑教官們如何賣力訓練,始終成效不大,我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打算。

不過我也受到啟發,既然山嶽族人對操作弓箭不適應,主要是弓箭需要長期的訓練,而且對精度要求也較高,那麽我只要給他們配置操作簡易,不用費心的弩箭就可以了。但傳統的弩箭,安裝復雜,體積也較大,不適宜隨身攜帶,我便要求經濟發展署和戰備署兩家聯合對現有的弩箭進行縮小和改良。

經過長時間的反復試驗和改良,終於由經濟發展署的一夥年輕人拿出了初步的原型。我稱之為便弩以便與原來的強弩相區別。便弩的體積比強弩縮小了一半,主要是利用彈簧鋼片和拉簧兩樣的張力來作為驅動力,但由於受體積以及彈簧鋼片質量的限制,射程距離也下降了許多,而且在準確度上也有了不少下降,有得必有失,至少他們成功的將弩箭的體積縮小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制作工藝也簡化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安裝箭矢比原來方便了許多,大大縮短了安裝間隔時間,這是一點了不起的突破。

我大大了褒獎了這一群年輕人,並鼓勵他們不要局限於現有的成績,應該再接再厲,力爭創造出更好的佳績。我的鼓勵極大的激起了這群年輕人的積極性,其中一名領頭的表示,目前的便弩仍然有很大的改進余地,但需要一定的實驗時間、資金,以及根據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來加以分析和改進,假以時日,肯定能夠制造出更完善的產品。

我當即表示應該大力支持這項工程,並現場決定要財政署撥給專項資金,由他們組成攻關小組來研究這個項目,經濟發展署和戰備署也要大力支持。因為我深知在戰爭中,戰鬥力相若的情況下,武器的好壞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鑒於時間原因,我也要求戰備署立即安排生產一批便弩以迅速裝備金州的高嶽族人為主的警備師團,這一支輕步兵聯隊恰恰就是最先裝備便弩的部隊。

在原本白茫茫一片的原野上,地平線的盡頭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一些黑點,由於喜峰口的位置比周圍特別是前方的平原的地理位置要略高一些,山柱可以清楚的看見亂軍的動向。

慢慢的,黑影由少變多,由模糊變得清楚,黑壓壓的向喜峰口方向迅速移動過來。

“終於來了!”山柱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似乎又有些放松的感覺,自己還是第一次單獨指揮一場戰役,上一次雖然也十分激烈,但有師團長坐鎮,自己的壓力也要小得多,而這一次師團長率領主力還在後面,估計還得兩個小時才能到達,自己必須的堅持住這兩個小時。

該來的始終要來,遲來不如早來,反正最終還是要面對這血腥的現實,山柱知道,真正的考驗馬上就要到來了。

兩裏多地實在是太近了,一會兒工夫,結成松散隊型的亂軍便蜂擁而至。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早已得到命令的士兵們都已經各就各位,進入了埋伏區域,整個山口顯得與平常並無任何不同,只聽見亂軍士兵們的嘈雜喧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