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躍馬中原 第五章 擴張 第六節 大躍進

接下來的三個月可以稱得上慶陽豐收的季節,這並不是指慶陽的農作物豐收,而是指蕭唐他們制定的復興計劃取得全面實效的三個月。在短短的九十多天裏,從慶陽境外各地,包括遙遠的印德安王國、西大陸各國、中大陸中南部諸國和唐河帝國各地都有大量的移民湧入,尤其是帝國的燕雲郡、北原郡和印德安王國更是湧入了大量人口。

燕雲、北原二郡是由於兩年前的農民奴隸起義遭受鎮壓後,當地官府和大地主更是變本加厲的對待農民和奴隸們,農民和奴隸們的生活更是淒慘,許多農民因為交不起地租,被迫向地主借債,最後淪為奴隸。在得到慶陽接受移民的消息後,許多農民舉家向慶陽遷移,甚至出現了一晚上一個村子的農戶集體消失,成群結隊的向西遷移。當然這也引起了當地地主們的恐慌,他們一方面向當地官府上書,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地租、減低債務利息等,但為時已晚,農民們在慶陽獲得的待遇一傳十,十傳百,這些措施根本無法阻擋渴望獲得一塊土地為終生夢想的農民的腳步,直到後來當地官府也覺得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當地農業的時候,這才報請帝國內政總署批準,采取了一些強制性限制措施,這兩個郡的移民風潮這才減緩下來,但仍然有許多農民幹脆采取一走了之的方法,獨身一人跑到慶陽,立穩腳跟後,才又悄悄潛回家鄉將家人接來。

印德安王國境內本來就人多地少,在得知慶陽吸收移民不論民族國籍人種後,先是有少數人來慶陽探聽虛實,在獲得確切消息後,這才回去聯絡自己的親友舉家而來,當地官府也采取放任自流甚至鼓勵的態度,因為當地的人口的確富余太多,土地不足,甚至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安。

在這九十多天裏,一共接納移民85000余人,使整個慶陽府的人口總數一舉突破了二十萬大關。平均每天都有超過900人遷入,最多的一天遷入的人口達到了2000多人,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以務農為生的農民,也有一些城市貧民。蕭唐的行政署和財政署人手增加了兩倍,依然無法應對如此大規模的移民潮,不得不又在其他部門和軍隊後勤部門暫借了一些人手來應付,即使這樣,所有人員仍然每天加班加點工作,才勉強將工作推動起走。

市政建設也加快了進展速度,由於大量移民湧入,使得原本缺乏勞動力的問題也得到極大緩解,雖然未完全滿足需要,但對蘇民舜來說已經是相當滿意的了。城墻建設進展速度最快,已經接近完成三分之一,護城河的重新開挖工作已接近尾聲。街道的重新規劃設計、城市排汙系統的設計、城市各部分區域的詳細規劃也已完成,並已經開始進行初期的準備工作。

道路橋梁設施在原來的基礎上也進行了一些簡易的維修保養,由於缺乏勞動力,要想大規模的建設更新還有待時日。鄉村的農業用灌溉系統也在各地基層集鎮的官員前頭帶領下,組織那些將會受益的農戶們,進行修繕。由於這些灌溉系統歷經多年失修,工程量也很大,好在受益的農戶們積極性相當高,還是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由於人口急增,勞動力也大量增加,城市人氣也大增,再加上政府又大力推動市政建設,對各種生產生活物資的社會需求也大量增加,許多作坊主和商人也紛至沓來,大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近五月份一個月內,全城就有39家各種商鋪開張,2家大型工場、3家大型作坊、11家中型作坊開業。

根據約定,帝國五大家族之一的苗家也在慶陽進行了投資,開設了一家大型工場,主要生產各種生產用的鐵器,當然也生產武器,原料則由北邊鄰居銀川府輸入。萬仁明的萬豐錢莊慶陽分號也隨之開張營業,第一筆生意便是帝國財政總署撥來的第二筆專項資金短1000000帝國金幣,第一筆1500000帝國金幣已經在無鋒返回慶陽時帶回銀票在大通錢莊兌現了。緊接著無鋒又與萬豐錢莊談妥了關於移民小額貸款的事宜。

同時,根據慶陽府城所處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原來就是傳統的物資集散地,蘇民舜設計規劃建造的一座大型的商品批發市場和一座集貿市場也竣工開業。商品批發市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交易區,糧食、油料、布匹、絲綢、茶葉、木材、藥材、工具、武器、鹽、酒、牲畜、馬匹、香料、日用百貨等幾乎所有商品都在這裏可以找到,一排排店面攤區分類排列有序,商人們在這裏進行談判交易;一部分是倉儲區,設在鄰近大街的市場後部,所有大批量的商品都保管在這裏,買進賣出交易談定,最終都在這裏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