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復仇者(第6/9頁)

在這位皇帝陛下在位的時候,是整個羅蘭皇室最恥辱的時代。這位皇帝甚至每次和教宗見面的時候,都會主動低頭行禮,盛大的節慶儀式上,他都主動願意屈尊坐在教宗的下首。這樣的做法,讓皇族蒙羞,更是讓帝國的權貴階層十分不滿。

教會的勢力越發的擴大,在地方上,教會也會和地方貴族爭奪權力。費爾多陛下撥給了教會很多土地,用來供養更多的神職人員。可神職人員一多,教會也會加大宗教稅和貢獻稅,於是為了爭奪土地和財富,貴族階層和教會的矛盾漸漸凸顯。

之後……經過了大約三十年,在費爾多陛下年老病重的時候,終於爆發了內亂!

帝國的幾位貴族聯合起來向費爾多陛下提出了抗議,要求皇帝撤銷幾項對於教會的優待法令,那場激烈的爭論激怒了費爾多陛下,他一怒之下將幾位貴族逮捕了起來。然後撤銷了他們的官職,甚至打算削去他們的貴族頭銜。

這樣的做法,終於引來了大亂子。

若是皇帝可以隨便的剝奪貴族的頭銜,剝奪貴族的土地財產,就會引起所有貴族的不安。於是,那幾位被懲罰的貴族,在被釋放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就立刻發動了叛亂。

他們殺死了皇帝派去接管地方的官員,然後召集私軍,豎起了反叛大旗。

費爾多陛下派兵鎮壓,可是沒想到卻引發了更多的貴族不滿。

兩年之內,帝國一共經歷了四次叛亂。

而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帝國的西北,也就是德薩行省。當時的德薩行省內有三位貴族,因為不滿皇帝的宗教政策而掀起了叛亂。這三位貴族不僅僅是叛亂,他們更是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他們勾結了西北沙漠之外草原上的異族,引草原鐵騎東進入侵羅蘭帝國。

這場叛亂,終於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國戰!

費爾多陛下在位多年,只修教堂,不修武備,甚至為了修建更多的教堂,無數次的挪用軍費,在西北地方,甚至連帝國軍隊例行的每年春季操演都已經廢弛很久。

這一開仗,叛軍和異族的鐵騎頓時長驅直入三千裏,兵鋒一度甚至威脅到了帝都!

而這個時候,各地的其他貴族們,有的是已經不滿皇帝很久,有的則是心懷叵測的野心家,也都趁機豎起了反叛大旗。

一時間,帝國的版圖之內烽火四起,處處叛亂。帝國的軍隊節節敗退,內憂外患,羅蘭帝國幾乎就陷入了瀕臨崩潰的地步。

可以說,這一切的起點,便是來自於費爾多陛下對教會的縱容甚至是臣服!

而這些事情,最大的一個象征性的符號,便是戴在教宗頭頂上的那頂聖冠!

象征著羅蘭帝國皇帝正式屈服於神權的……聖冠。”

陳道臨聽到這裏,心中也不禁嘆息……  可帕寧卻隨後語氣一轉:“面對帝國的四處焦頭爛額,費爾多皇帝陛下很快就病故而死,隨後他的兒子繼位不久,帶兵親征,結果遭遇大敗,堂堂的帝國皇帝,死在亂軍之中。這也是羅蘭帝國立國以來唯一的一位死在戰場上的皇帝。

這樣一來,皇位卻空了出來。

只是那個時候,帝國的皇位卻已經變成了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口。連續兩位皇帝先後死去,帝國的境內更走到處都是爛攤子,各地的貴族,軍閥叛亂,西北草原的鐵騎長驅直入,兵鋒打到了距離帝都不足三百裏的地方,燒殺搶掠。

當時的羅蘭帝國已經不僅僅是面對危機這麽簡單,而是距離亡國,只差一步了!

最最要命的是,連續兩位皇帝的病死,尤其是費爾多陛下的兒子,戰死在沙場,卻沒有留下後代,這樣一來,等同於帝國皇族的正統血脈,就此斷絕!

帝都的皇族貴族們商議了數日,當時人心惶惶,居然沒有人願意接管皇位。所有的貴族都在暗中緊張的安排著逃亡。當時帝都四周到處都是叛軍,要麽就是西北草原鐵騎,帝都守軍薄弱,大家都只想著逃亡,所有人都認為羅蘭帝國這條大船即將沉沒。

羅蘭帝國的亡國,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最後,終於有人出面接管了皇位。而願意承擔皇位的這個人,居然並不是皇室的直系,甚至他根本就不是王爵,而只是一名和皇室有血緣關系的貴族,是一位公爵。

這位公爵是開國皇帝陛下的女兒的後代,和皇族其實血緣已經很遠了。當時所有人把他推出來,其實只是為了找一個替罪羊,或者說是一個背黑鍋的。只要有人來繼承皇位,就可以吸引叛軍和西北異族軍隊的注意力,要靠著他來守在帝都,其他貴族們就可以忙著逃亡了。

其時,人心喪亂。而這位新任皇帝陛下登上了皇位……然後,沒有人想的是,他開創了一段羅蘭帝國偉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