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鈞 第181章 火中取栗(第2/2頁)

原蕩魔盟所轄區域,蠻荒部族也極盡可能集中,或往雪龍山中麓的深山老林疏散——好在有雲洲中小天域等大後方在,雪龍山中麓哪怕是十數億蠻荒族人的聚集,短時間內都不怕糧草會成什麽問題。

在田族遷出齊州城後,熹武帝就不用再留在雪龍山東北麓坐鎮,緊急趕到月牙城來。

陳尋這邊也準備齊當了:

趙承恩、宗崖率兩千名修為在還胎境巔峰及元丹巔峰不等的精銳戰將,以便隨時能擴編結成山河殺陣。

雷萬鶴、谷承卓率三百梧山弟子,主持虛元靈地布設於蜃龍湖谷中的鎮魂山河陣——也必然要防備有人借亂從內部暴亂、爭奪虛元珠的控制權。

古劍鋒率兩千精銳弓手及兩百萬支升級版的青焰蓮箭。

陳尋已將青焰蓮箭的煉制之法,授給策天府。

策天府當年為了限制梧山的發展,曾截斷九幽鐵流入西北域。

這個針對梧山的策略,無意間使得策天府在上百年時間裏,不知不覺就囤積了將近十億斤的九幽鐵,使得在雪龍山中大規模煉制青焰蓮箭成為可能。

策天府的煉器水平可能不怎麽樣,但煉器規模絕對是夔龍閣望塵莫及的。

熹武帝畢竟是掌握六大中小天域的帝君,真正的潛力實非風後、大鴻等部族能及。

為備血海魔劫,過去十年間,策天府在周陽等人率領下,秘密煉制了數千萬支青焰蓮箭,這個數量是以往所難想象的。

而此時雲洲諸域,還在大規模的開采九幽鐵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澶州來。

此外除了常曦、紅茶、玄龜、陽雲沖外,就是趙醒龍及十數在雪龍山修行的天道宗弟子,將隨陳尋東渡風暴海,前往永明島。

※※※

熹武帝也知道將永明島蠻族精銳接到雪龍山的意義有多重要,沒有阻攔陳尋冒這個險,但與陳尋親自到黑甲將季常與姜蜀在月牙城東暫居的山院拜訪。

季常這才知道短短數日間,陳尋竟然決定要火中取栗,親自趕到魔族吞噬永明島之前,將島上最精銳的蠻族接應出來。

而熹武帝與陳尋前來,是要請他同往。

這樣的計劃,真是膽大破天。

魔族非但不蠢,還極擅謀略。

那意味著不管陳尋怎麽故布疑陣,只要數百萬蠻族精銳在麒麟角附近集結,魔族都不可能坐視不理。

魔族大軍行動遲疑,但前哨精銳必定會趕在他們撤出之前,殺上麒麟角。

三五百萬精銳,豈是那麽容易撤出的?

但季常也能明白陳尋、姜熹武為何如此冒險。

“血海魔劫當前,我個人修為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季常眉目垂觀,不動聲色的說道。

“季尊答應陪同陳尋走這一趟,在最危險之時,季尊自可以孤身而走,我們都無怨言,而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只要是我能力範圍之內,季尊都可以提一個條件。”熹武帝在季常對面端容而坐,神情肅穆的承諾道。

“血海魔劫若能抵擋住,雪龍山日後能扶持姜蜀在永明島或哪個地方稱帝?”季常問道。

“這當然不是問題。”熹武帝說道,“但能問季尊這是為什麽嗎?”

扶持姜蜀在永明島建立帝國,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首先要幫助姜蜀培養一支能統治十數萬裏疆域的嫡系力量。

姜蜀身邊才幾名美姬、三五十個修為低微的仆役,離這個目標太遙遠了。

季常提出這樣的條件,陳尋覺得異常的奇怪,就連姜蜀他本人都摸不著頭腦,愣在那裏,半晌不言。

相比較而較,確保姜蜀修成元胎這個條件,更容易實現些——真要能抵擋住魔劫,雪龍山日後在姜蜀身上投入三五枚涅盤丹,還是能辦到的。

“姜蜀的娘親,前世是我師妹,今世意外殞落,神魂不知歸於何處,或許湮滅在無盡星域之空——她在雲遊之前,或許已經料到這個結局,所以要我承諾助或姜蜀修成元胎,或助他成為人君。我開始以為不過是戲言,但現在卻必須要了卻這樁因果,才能放手遠去修行。”季常娓娓道來,似乎在說一段久遠極其的往事。

看姜蜀張大嘴能吞下幾枚雞蛋的樣子,陳尋心想他都未必知道這樣的淵源糾纏吧?

熹武帝說道:“近十年內遷入雪龍山南麓的無封邑部族,姜蜀可隨意挑選三族附從;待永明島蠻族精銳撤到雪龍山後,你們可以挑選兩萬精銳充實私兵……”

熹武帝所給予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條件,有三族數十萬人附從,有數萬精銳私兵,比空口許諾要實在得多,但季常、姜蜀接受這樣的條件,暫時就要跟雪龍山捆綁在一起。

血海魔劫當前,畢竟不是誰都能輕易將數十萬人遷走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