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鈞 第044章 四軍(第2/3頁)

這些事情,要沒有澹州內部有人故意透漏,僅靠天機推演,是推演不出來的。

不管是誰跟天道宗弟子通風報信,陳尋相信春陵君跟田氏以及元武侯姜矍一樣,心裏都極希望看到梧山在雷雲島遭受大挫。

姜君問此人心胸狹窄,靈天軍勢力這次得到極大加強,無疑是極令他頭痛的角色,而熹武帝即使屬意由慶王繼承雲洲帝位,但在諸軍的資源投入,顯然不可能傾向於將來注定要隨慶王回雲洲的神衛軍。

往近裏說,神衛軍此時負責雪龍山南麓的防務,往遠裏說,神衛軍將來是慶王治領雲洲的根基,實力越強,也越有力抵禦魔劫,陳尋沒有可能不支持神衛軍發展實力。

雖然陳尋心裏希望梧山四宗能與世俗社會脫離,而就目前來說,並無這種可能。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夔龍閣此時還要借助熹武帝及姜氏的庇護,才能在雷雲島立足,對將來熹武帝及姜氏與風陽氏、風後、大鴻等族的戰事,就沒有立場再袖手旁觀。

而梧山諸弟子,真正有志修道求長生,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弟子從世俗社會中來,修行有成,也必然要返回到世俗社會中建立宗族、覓封王侯。

滄瀾地域狹小,將來即使紀氏能在滄瀾立國,能設十數郡就已經是極限。

若不想滄瀾內部滋生太多向外擴張的野心,讓有心想在世俗社會建立宗族、覓封王侯的弟子,進入神衛軍建功立業,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聽陳尋說及此意,慶王姜瀾哈哈大笑,說道:“可惜你一心專注修行,不然你與竣臣統帥神衛軍,本君才真正是如虎添翼啊……”

蘇竣臣自然不願意陳尋進入神衛軍,與他爭權,但梧山諸弟子要是脫離宗門,加入神衛軍中,卻能極大提高神衛軍的戰力。

梧山崛起太快,不像龍門宗、玄都教這些傳承數萬年的宗門底蘊深厚,但這些年來,在諸次禦魔戰事中,梧山弟子所體現那精誠一心的強悍戰力,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陳尋說道:“此前在雷雲島觀熹武帝與天道宗前輩的風采,陳尋才真正識得自身是何其渺小,以往實是井底之蛙。這次,我也將宗門事務悉數交給左師、守思他們打理,不再擔任掌宗之職,君上要有什麽事情需要夔龍閣代勞,吩咐守思他們就行。黑陰嶺那邊戰事將近尾聲,青焰蓮箭、玄雷戰車、戰舟等器械,神衛軍或有需求,夔龍閣也能有所供給……”

“好、好……”慶王哈哈大笑。

慶王姜瀾起初也不明白父皇為何不惜交惡天道宗,也要救下陳尋。

不管陳尋個人有無野心,但他修成天道真龍,對姜氏始終是個威脅。

姜氏不能直接出手除掉陳尋,但陳尋喪命天道宗徐至龍之手,誰都不能怨得姜氏頭上來。

現在看陳尋不僅同意將一座天地級護山法陣送給神衛軍,同意梧山弟子加入神衛軍建功立業,還同意將青焰蓮箭等利器大規模供應神衛軍,看來父皇能容陳尋,倒也不能算是有壞處。

青蓮焰箭組成箭陣,雖然對涅盤境真君巨頭難有威脅,但真正見識過青蓮箭陣之威的人,絕對不會說青蓮焰箭是無用之物。

雖然策天府煉制的神符暴雷箭,威力不在青蓮焰箭之下,但神符暴雷箭除了煉制復雜外,所耗材料在青蓮焰箭十數倍之上,顯然很難大規模的使用。

慶王姜瀾心裏又想,就算父皇不出手,陳尋已經修成天道真龍,兵解身亡,一縷意識殘魂猶能附在天道真龍之上穿越虛空返回梧山,到時候陳尋在梧山轉世重修,又偏偏正是梧山崛起勢大之時,反倒是更大的隱患。

孟逍然站在旁邊,不知道慶王姜瀾在想什麽心思,但聽他們提到煉器這種話題上,哈哈笑道:“夔龍閣乃煉器宗門,要有什麽上佳法器,可以放到我們聚珍閣來出售……”

西玄大陸有三大商會組織,孟氏聚珍閣屬於六道商會的一員,在風暴海南岸很多勢力境內都有分支機構,與諸多宗族、宗門勢力交易種種法器、丹藥等各種修煉資源。

像龍蛇伏雷陣這種看上去不是絕強,但又極適宜雷雲島的天地級護山法陣,熹武帝親自出馬都未必能搞到手,聚珍閣反而有渠道輕松搞到。

無論是姜氏或者田氏,此前諸多天器法寶,絕大多數都是從聚珍閣手裏獲得。

姜氏看似在雪龍山才建得一城,但姜氏的背後掌控著雲洲七處中小天域,所能收集的修煉資源極為可觀,這也是孟逍然身為天道宗真傳、孟氏族主第三子,卻親自在澹州坐鎮、主持澹州聚珍閣的原因。

陳尋想到進一步修復都天拘魔旗,離火精金等諸多材珍材料,托聚珍閣收集是最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