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墜星海 第004章 出海(第2/2頁)

※※※

歸海閣給陳尋安排靜修的院子,有一叢竹林,與其他院子隔開,十分的幽靜。

陳尋是既來之則安之。

既然他的身份能為歸海閣認可,就能暫時在陽泉城內立足下去。

而有了這個身份,即使歸海船短期內沒有海船出海,他也可以搭乘其他的海船離開雲洲大陸。

雖然不能招攬陳尋為客卿,杜良庸頗為遺憾,但還是將一份海圖作為謝禮,送了過來。

墜星海廣袤無垠,即使是雲洲與濟月諸島國之內的內海區域,亦有數十萬裏遼闊,不比熹武帝朝控制的疆域稍小。

如此遼闊的海域,所棲息繁衍的妖獸,數量之巨遠超乎想象。

雖說在濟月等島,也有人族修士建立的宗門、國家,但一些實力強如人族天人境強者的妖獸,在墜星海更是聚成妖族勢力,這才是為雲洲東南域、東域最為頭痛的心腹大患……

雲洲有龍門宗、玄天教守禦東南域、東域,能抵禦妖族進犯內陸,但人族修士在海外所建的宗門、島國,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不時有島國被妖族吞滅的消息傳來,陽泉郡也早就見怪不怪了。

陽泉等郡的海客、海商,乘海船出海,會經歷怎樣的風險,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過,絕大的風險也孕育絕大的機緣。

不要說茫茫墜星海奇珍異寶數不勝數,濟月等島國的物產,多有雲洲奇缺之物,運到雲洲諸郡販賣,多能獲十倍,甚至百倍巨利。

也常有諸宗弟子,無視墜星海的兇險,潛入深處修煉,不少人籍此獲得突破的機緣,但殞落者更是不計其數。

墜星海更為詳細的海圖,皆是歸海閣這樣的海客門派不傳之秘,杜良庸讓人送來的海圖僅僅是簡本。

就算是簡本,也是無數海客用生命探索出來的珍貴情報,非陳尋此時所扮的真陽境散修能輕易獲得。

陽泉城周邊雖然不是什麽修煉靈地,卻是附近數千裏海域,地形最佳的良港。

無論是歸海閣、扇子崖,還是流花樓,背後實際都有更強的宗門勢力支持。

除了這三家之外,還有數十家規模大小不一的海客門派,聚集數萬海客、海商在此謀求生計,使得陽泉城要比內陸的城池熱鬧得多。

每逢有海船靠港,商旅雲集,都想第一時間搶購海客帶回來的奇珍異寶。

三月一次的陽泉坊市,更是熱鬧無比,甚至還會有修士不辭十數萬裏辛苦,遠道趕來看陽泉有無寶物值得收入囊中。

陳尋扮成修為有限的散修,自然不會去湊這些熱鬧,要看熱鬧的坊市,等出海到濟月等島國,有的是機會。

他安心在歸海閣的別院裏住了兩月有余,杜夫人才派人過來通知他,歸海閣近期會安排數艘海船出海,讓他做好準備……

※※※

陳尋扮成一個與家奴走散的散修,除了一匹瘦馬,行囊都跟家仆走丟了,能有什麽好準備?

跟歸海閣的老海客討教經驗,陳尋花兩天時間置辦了些物品,趕在出海前一天,進入歸海閣在陽泉城外的梅嶺堡。

梅嶺堡是歸海閣在陽泉城外的重地,所占據的梅子嶺東麓靈穴,雖然很不起眼,都未必夠還胎境中後期修士閉關修煉,卻是陽泉城附近極為難得的數處靈脈、靈穴之一。

梅子嶺山勢伸入海中,南麓地形下陷,形成一處天然的港池,這裏也是歸海閣獨有的塢港。

陳尋進入梅嶺堡時,塢港正停泊著三艘海船。

三艘海船都差不多大小,長約三十余丈,浮在湛藍如鏡的海面上。

船首都用烏木雕出一座巨大的海獸像,巨帆像海獸收斂起來的黑色骨翼攏在一起。

高高聳立的桅杆包覆一層赤精銅,密密麻麻的鐫刻玄符秘篆,使整根桅杆像熔金鑄鐵似的跟船身融為一體,普通的風浪根本就不可能將桅杆摧折。

整艘海船都用堅厚的巨木制成,船身內部更有淡淡的靈光透出。

以陳尋的眼力自然不難看出,除了船身表面所覆的赤精銅鐫刻有種種妙用的玄符秘篆外,這三艘海船內部還藏有小型防禦法陣;而且每艘海船內部所攜帶的防禦法陣都有四座。

防禦法陣在山門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持續使用。

沒有聚靈禁制,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同一艘船上多準備幾座防禦法陣,以便一座法陣靈氣耗盡,其他法陣可以輪換使用。

三艘海船藏有十二座小型防禦法陣,陳尋卻沒有想到,歸海閣的勢力比想象中要強一些,又或者此次出海非同小可,以致歸海閣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這三艘海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