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梧山 第024章 禪讓(第3/4頁)

千劍宗這數十年,亦有五名弟子修成靈元,晉入天元境,在焰霞嶺北面六百裏外的一處河谷盆地重建山門。

陳尋用虛元珠,將千劍宗的祖師石像,遷移到焰霞山北面的新山門。

四宗同時也在千劍宗山門以北,重建滄瀾城、滄瀾侯府。

紀東澤晉入還胎境後期,才洗煉出八條靈脈。

雲洲所有的修靈玄訣,都需要經九條以上的靈脈才能運轉,紀東澤年紀雖輕,才三十多歲,卻無望晉入天元。

紀東澤擔心他個人聲望低微,難以承受滄瀾侯之重任,百般推脫,但陳尋、谷問天、赤松子、胡太炎、趙承恩都認定了他,他也只能趕鴨子上架,將這個苦差子承擔下來。

在天柱峰行過禪讓之禮後,紀東澤就匆匆隨陳尋趕往梧山接掌滄瀾侯的權柄。

陳尋撂挑子不幹了,要將滄瀾侯的爵位禪讓給紀烈之子紀東澤,當前形勢之下,策天府那邊也只能先捏鼻子認了。

此外,陳尋還主張在滄瀾侯府之下,設立滄瀾學宮,負責從數千萬蠻荒族人招收有修煉資質的少年,進行修煉基礎的培養;包括此時在梧山匯聚的兩萬滄瀾學宮弟子,統統轉移到滄瀾新城安置。

待學宮弟子修煉到真陽境後期,再視其劍修、道修或器修的資質,送入四宗進行更深層次的修行。

而弟子修煉有成,有望往更高層次修行的,再繼續留在宗門修行,其余都編入滄瀾府侯、滄瀾軍中。

這樣就能讓四宗從世俗事務徹底解脫出來。

千劍宗山門與滄瀾城新建之地,靈脈匯聚之奇形,都比蒼龍脊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大量的人與物資,都往滄瀾新城聚集,而滄瀾新城在地形上又較為突出,防禦的形勢極其險惡。

倘若西北域都護軍的防線崩潰,僅憑千劍宗的山門防禦,難以抵擋數以十萬計魔物的侵入。

除蘇守思、鐵心桐率統禦四萬蠻武,進駐滄瀾城新址外,四宗還擠出兩百還胎境修士、十輛玄雷戰車編入滄瀾侯府。

周陽率百余煉器師、千余夔龍閣弟子,編入滄瀾侯府,專門負責礦脈的開采以及低級玄兵靈甲、青焰蓮箭的煉制。

蘇靈音、千蘭、蘇棠等人,這些年在千劍宗修劍皆有成,蘇靈音已成功晉入天元境。

千蘭也修成神識,差一步就能修成靈元,而她通靈劍心的血脈天賦,尤其適合劍修,她則正式拜入紀烈門下,改修大逍遙劍訣。

蘇棠與常曦暫時都留在千劍宗,協守滄瀾新城。

蘇靈音與左青木六十年前,就互生情愫,但此前兩人修為、地位相差懸殊,數十年來離多聚少。

蘇氏早就分崩離析,蘇靈音這次正式隨陳尋加入梧山,實也是為了與左青木相聚。

※※※

陳尋返回梧山,猶未能輕松下來。

不僅四宗防線需要大量的玄雷戰車、玄陰重水法陣,而在後方每建一座新的城寨,都至少需要布設一座玄陰重水陣,才能避免成千上萬的蠻荒族人淪為流散魔物狩獵的肉食。

在陳尋被困焰海的七年間,除了蘇竣元等人,就連阿公宗圖亦用秘法強行修成元神。

十二玄衍靈甲,能讓十二名身具元神的還胎境修士,發揮出攻擊力不弱元丹境、防禦力不弱法相境的實力,在過去七年裏,實是梧山防備元武侯府偷襲的絕秘武力。

最大的缺陷,就是用秘法強行塑成元神,蘇竣元等十二人的壽元最多就只剩下二十年。

阿公宗圖此時才剛過八十,就算今生無望晉入天元境,還有七十年能活,此舉實際是縮減了五十年的壽元。

陳尋被困焰海,梧山形勢危惡,人心惶惶,元武侯府雖無大開殺戒,但也屢屢挑釁,梧山這邊必須要有魚死網破的決心,才有可能叫元武侯府有所收斂。

陳尋回到梧山,也知道覆水難收,而神宵浩然宗的防禦壓力極大,只能讓蘇竣元、阿公宗圖他們去天柱峰,與趙承恩、胡太炎他們匯合,防備都護府的防線隨時有可能崩潰……

南獠未能沖破玄竅,年過七旬後,精力就不大如前,難以再承擔梧山城主的重擔;陳尋這次回來後,梧山城主之職就由宗崖接任。

過去七年,三千學宮弟子共有三百人沖破玄竅、晉入還胎境;十萬蠻武裏亦有近百人在過去七年時間沖破玄竅,晉入還胎境。

他們中大多數人都編入滄瀾軍中,小部分人亦隨滄瀾學宮東遷,參與建設滄瀾新城。

三千萬蠻荒族人,都是他們的妻兒老小,他們自然都有守禦塗山西北麓的責任。

十年間浩浩蕩蕩的梧山城,曾一度聚集五六十萬的人馬,此時都開始往北面的龍湫潭等新建城壘疏散;權柄也將最快的速度,轉入滄瀾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