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此誇張(第5/5頁)

可是,單就目前而言,所有的貨幣都是等價貨幣,貨幣本身代表錢,而且其本身一定就值那麽多錢,比如金幣,那一定是用金子做的,一金幣蘊涵的黃金,就值一金幣的價格,因此……只要有黃金,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發行貨幣。

而銀行不同,雖然也是發行貨幣,但是卻是發行獨家的貨幣,貨幣本身並不值貨幣所代表的錢,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按照辛雲的說法,第一步計劃內,貨幣將分成四等,分別是銅元,銀元,金元,以及晶元,構成了完整的貨幣體系,而且貨幣的制造工藝非常的優秀,近呼無法模仿,雖然大師級人物可以模仿,但是卻只能手工雕刻,造一枚就得半天時間,白癡都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有那個手藝的話,隨便雕點什麽也不止掙那點錢。

現在的貨幣體系,是等價貨幣,1金=100銀=10000銅,三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是以百為進制的,現在基本已經穩定了下來,而且很長時間內不會改變。

根據這個貨幣體系,辛雲新創造的貨幣與之相對應,一銅元相當於十銅幣,一銀元則相當於一銀幣,一金元就相當於一金幣,至於完全由靈石雕刻的晶元,則代表一百金,屬於大鈔的範疇了。

雖然靈石的價格很高,但是一塊標準靈石,卻可以切割出十五塊左右的晶元,不過……這是在混沌鼎絲毫都不浪費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的,如果換了是人類手工雕刻的話,一塊標準靈石,最多只可以雕刻出六枚晶元而已,其他的都是邊角碎料,沒有大用。

一塊標準靈石的價格是一千金幣,因此……一晶元的價格就定在了一百金,這對於使用者來說,絕對是超值的。

沒錯,辛雲的貨幣計劃內,最小的單位是銅元,價值現在的十銅,似乎大了點,可是事實上,現在這世界上早就沒有只值幾銅幣的東西了,這就象地球上最小的是一分錢,但是卻幾乎沒有只賣一分錢的東西一樣。

因此,辛雲的定位是非常準確的,一銅元大概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塊錢,至於角和分,辛雲實在是沒有精力去做,混沌鼎也不是無敵的,而角和分的數量太大了,根本弄不起。

銅元相當於一塊錢,銀元則相當於十塊,而金元則相當於一百塊,至於晶元則相當於一千塊,在換算上,1晶元=100金元=10000銀元=10萬銅元!

從這個兌換上看,銅元基本是本價出獸的,造價和實際代表的價格幾乎是相等的,畢竟……同夜內圈是銀制的,從這個角度上說,銅元完全可以認定是等價貨幣,不過總的說來,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銅,雖然看起來不來,但是事實上,錢幣只有四分之一是銀。

而在銀元上,辛雲就開始占便宜了,外圈是銅,中間是圓孔,看起來銀的面積很大,幾乎也是等價貨幣,可是事實上,卻占了四分之一的便宜,並不明顯,總體說來,依然是等價貨幣,這一點上是絕對不敢錯的。

之所以如此設置,辛雲想的非常多,對於所有人來說,日常要用的,就是這兩種貨幣,分別代表一塊和十塊錢,這樣設置起來,給民眾的感覺上,這依然是等值貨幣,貨幣的本身就值其所代表的錢數,只有這樣,大家才不會排斥這種錢幣,再加上其做工和造型,推廣起來絕對會非常輕松。

同樣是等價貨幣,一個是造型美觀,簡直可以稱之為藝術品的錢幣,一個則粗陋不堪,只有隱約的圓形,隨便找一個人選,怕也沒人會選老的貨幣。

另外一點是,辛雲手中的白銀積壓太多,因此放出去一批,為的就是順利的推動銀行計劃,地球人都知道,當銀行計劃發展到後期,基本就不用錢了,無論走到哪,都直接刷卡就好了,貨幣不再是實體,全部變成了貨幣,連紙張都不需要了,一旦到了那時,現在放出去的貨幣都將回到辛雲手裏,從這個角度上說,銅元和銀元,等於是辛雲放出去的餌,不放餌的話,魚可是不會咬鉤的。

不過,到了金元這裏,一切就大不一樣了,雖然表面看起來,金元只有外面一圈鋼鐵,內圈大面積都是黃金,而且個頭也比較大,單從黃金的面積和厚度上看,絕對和原本的金幣一樣,重量上也不差分毫,而且堅固度絕對不可相比,這樣的貨幣那絕對的等價。

可是事實上呢?這裏面的貓膩太大了,雖然表面上看,金元只是外面套了個鋼環,可是事實上,金元的內圈的金幣四周,卻是深的堪比瑪利亞那大海溝的凹槽,外面的鋼環則在內部朝內延伸,嵌進了金幣內部。

也許這樣說還有人不明白,簡單點說,現在一個標準金幣所蘊涵的黃金,可以做出十個左右的金元,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所謂的金元,只是在鋼幣外面包個了薄薄的套子而已,絕對的弄虛作假,沒錯……辛雲搜刮黃金的計劃,就是從這裏打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