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閱微堂筆記》(第2/3頁)

世界是物質的,人死如燈滅。那麽這個世界又有什麽意義呢?明星也罷,政客也罷,貧民也罷,富人也罷,全部都是一場夢幻,沒有任何意義!

‘生’與‘死’始終是所有智慧生命的最終問題。大多數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是淺嘗輒止,過多的思考生與死,會讓一個人消極和頹廢。林海不知道,他的兒子因為生長環境的原因,在這類問題上思考的非常深。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林君玄’對他老爸的事業壓根不感興趣——即然生命只是一場遊戲,那麽人類發明的這類供自已盡心的東西有什麽意思呢。

窗戶外射入的光線似乎變得灰暗起來,林君玄猛然驚醒自已在這個問題上思考的太過深入,立即停止了思考。他早已自知自已在這個問題上過於偏執,已經有些入魔的征兆。對於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思考過深,實在是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放下《閱微堂筆記》,林君玄活動了一下四肢。看了看窗台上的鬧鐘,已經十一點半了,差不多該吃飯了。

林君玄進廚房炒了一個雞蛋,加上點蔥葉,又從上一個居客留下來的冷藏櫃裏拿出幾片新嫩的青葉,蓋在雞蛋上,這便是一份菜了。從冷櫃裏取出兩片面包,林君玄便站在廚房裏吃起來——沒有桌子就是這麽簡陋。

對於進食,林君玄的要求很低。保持每日的最低消耗就可以了。對林君玄來說,讀聖賢之書和保持簡單的飲食都可以讓人心平氣和,保持一種愉悅的狀態。沉迷於口食之欲的人,很容易心情浮躁。人有了欲望,自然難以平靜。

“嘀!”在林君玄進餐的時侯,書房裏的電話再次響了。

“君玄嗎?晚上有空嗎?有對德國的夫婦需要翻譯,時間是三個小時,每小時付薪二千元人民幣,你要是覺得不錯的話,晚上打個電話。”這是一個電話留言。

林君玄做的是兼職翻譯,雖然不喜歡賺錢,但就算是吃面包也要花錢。林君玄加入了一個翻譯社,每周工作一次,做的便是兼職的德語翻譯。這個世界,很多學習外語的人都選擇了英語,畢竟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很多做翻譯的,都把英語修到了八九級水平。林君玄選擇卻是德語。物以稀為貴,林君玄很早就看出來,當很多人都選擇英語的時侯,學英語的人便不再具備什麽優勢。反倒是這種選擇冷門語種的人,要吃香一些。

午餐很快就吃完了,一個炒蛋,兩片新嫩的青葉,兩片面包正好吃完,林君玄“菜量”和“飯量”正好,不多不少,讓自已吃個六分飽。洗完碟子,放進碗櫃。林君玄在客廳內走動了一會兒,稍微活動了一下身軀。然後回到了臥室,小睡了一會兒。

:10午睡——林君玄躺下時與時間表上的安排一模一樣。不用看表,他的身體已經記下了這種習慣。十八歲未滿的林君玄保持了同齡人所不能及的嚴格作息制度。

半個小時後,林君玄起床,從書房抽屜裏抽出一張建行卡,走了出去。建行卡是德羅翻譯公司發的,林君玄的兼職翻譯的費用都打到了這張卡內。林君玄雖然每周才工作一次,但是這種兼職翻譯的薪酬非常豐厚。林君玄一月工作四次,每次工作時間一小時到三小時不等,平均下來,一個月收入也有二萬多。盡管林君玄工作量很少,一個月正經工作時間才八小時,但工資已經讓許多工薪階層羨慕了。林君玄每天的生活費用很低,沒什麽花費。這樣算下來,他這張卡裏已經累積了不少的存款了,只是他懶得去看,也就是每次買東西的時侯才會拿卡去刷。

德羅翻譯事務所的兼職翻譯,按能力強弱分為A、B、C、D、E五個層次。最低的是A,最高的是E。林君玄卻是德羅翻譯事務所的F級。這個級別的翻譯是德羅翻譯事務所特別設立的。德羅翻譯事務所分部遍及全國,專職和兼職的員工有數萬之多,但F級的翻譯卻不超過五個。

翻譯這一行,並不只是語句通順,言詞達意就可以的。達到這個標準,才不過是A級的翻譯。翻譯的區別就像當於一個指揮家之間的區別,一個合格的指揮家能指揮樂團順暢的表演出一個交響樂,在這個交響樂中當然免不了一些雜音,普通的觀眾分辨不出來,只覺得音樂很好聽,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這樣的雜音就像音響一樣剌耳。而一個藝術級的指揮家,不但能流暢的指揮樂團演唱曲子,沒有半絲雜音,甚至能即興改動樂曲,調動聽眾的情緒,演奏出一曲比原著更加震憾的交響樂。

翻譯也是一樣,好的翻譯,翻譯出來的句子如同出自優秀的作家一般,充滿了藝術的美感。除了這些,還有一些社交禮儀,很多翻譯會被邀請在宴會上工作,這個時侯禮儀是很重要的。另外,除了正規的翻譯工作,有時一些人會提出在工作之後陪同散步,旅遊之類的,而一個風趣的翻譯,必然會讓對方心曠神怡,覺得不虛此行。而且很多老外到中國,都會想參觀一些中國的旅遊名勝,這個時侯就考驗一個翻譯對自已國家古文化的修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