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武道十重(第2/3頁)

“煉臟!”

楊紀聞言心中大動,呂淩的境界確實比他高得比,一眼看出他的境界修為不說,而且對症下藥,說的問題也是一針見血。

楊紀雖然知道自己修練的方法有些不對,但還不知道不對在哪裏。呂淩只是兩個字,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他的問題。

“武道境的第二重原來是煉臟嗎?我一個人獨自摸索,根本沒有經驗。呂淩,你能不能告訴我武道境到底是什麽樣的?”

楊紀趁著這個機會,終於問出了心底長久的疑惑。

他實力、天賦統統不缺,但唯獨缺少一個引路人。呂淩雖然年紀和他差不多,大不了多少,但是經驗學識卻比他豐富的多。

“嘿,真不知道你們楊氏一族那些長輩怎麽搞的,居然連這種東西也不告訴你。”

呂淩搖頭失笑,半年多的時間,以她的身份也多少打聽出了點東西,只不過畢竟是外人,不詳細罷了。

楊紀也不解釋,只是凝神細聽。

“呼吸境的東西你也知道了。至於武道境,總共分成十個境界,第一個境界練拳,要練到血氣充盈,出手摔碑裂石,這才算是成功。你現在達到的就是這個境界。”

呂淩伸出一只拳頭,比了個手勢,繼續道:“武道的第二重就是煉臟了。這個時候精氣灌注,血氣如漿。普通人流血,都是淡淡的,像水一樣,所以說血水、血水……不過武道二重的強者,那就不是水了,而血漿。流了出來,跟墨汁一樣,充滿了精氣。——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血氣倒灌,開始煉臟。只有內臟強鍵,你才可能繼續前進。這是循序漸進的問題。”

楊紀點了點頭,呂淩說的即不是武技,也不是武功,而是武道境的一些常識。但就是這些常識,讓楊紀聽得認真無比。

他在武道境浸淫許久,差的只是臨門一腳。此時聽呂淩指點,心中一點就透,通明一片。

“至於武道境的第三重,叫做‘小搬運’。這是武道的精華所在。武道一、二重都只是鋪墊,達到這一步,才算是登堂入室,技藝‘小成’。”

“這一步,涉及到了氣血搬運之法,必須要有經畫才行。你以後要注意一下。”

呂淩道。

“經畫?”

楊紀吃了一驚,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

“嗯。”

呂淩點了點頭,完全把楊紀當成徒弟一樣教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經畫是記載武道精髓的東西,一幅畫道盡天地之極,一幅畫道盡武道之秘。你以前修練的拳意合一圖,就是仿照經畫而來的。真正的武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就是經畫。沒有強大的悟性,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者。這就是武道境和呼吸境的差別。努力,已經不再是第一決定因素了。”

“現在很多家族,都根據經畫,創造出了許多的秘藉、武典、心得、真經……這些統統都不是經畫,而是次品,殘劣品,是給那些天資不夠的普通人修練的。修練這些歪門旁道的東西,永遠都不可能為真正的強者!”

呂淩一改散漫,這番話說得嚴肅無比:

“楊紀,你現在到達武道境,以後要注意。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修練那些武典、秘藉之類。這種東西只是別人的一家之言,你仿照人家修練,只是跟著誤入別人的歧途,消耗自己的靈性,禁錮了自己的思維。”

楊紀點了點頭,若有所思。他現在還沒有到這個境界,沒有呂淩那麽深的感受,但是呂淩的說的話都是經驗之談,因此楊紀也都用心全部記住。

“武道第三重練到頂峰,就會達到‘血氣如龍’的境界。體內血氣沖出體外,凝而不散,而且威力無比。血脈振動,更是如同江河一般。”

呂淩一一扳指數來,一個個如數家珍:

“武道第四重鮮血之爐。達到這一步,全身的血氣匯聚,會在體內化成一個小巧精致的‘鮮血之爐’。從此以後,血氣噴發,念到意外,可以發揮出不可思議的力量。而且血氣轟鳴,可以從虛空中,山林,木石中吸收足夠的精氣,血氣。”

“武道第五重,小周天。這一步的武者,打通關竅,從此體內周天循環,血氣成鉛。這個層級的強者身軀重若山嶽,即便站在那裏不運功,十個八個大漢都擡不起來。”

“我曾經聽過傳說,有個地方洪水泛濫,快要沖破堤岸,危及下方的數十個村莊。結果關鍵時候,一名小周天的強者往河堤上一站,那條河堤立即定住不動,好像壓了一座山一樣,任憑怎麽樣的大風大浪都沖不垮!”

“武道第六重的強者號稱武將了,體內陰火陽火,血氣陰陽,力量更加不可思議。”

“武道第七重的強者號稱武宗,體內都有‘精血銅爐’,一個血氣成沙。噴一口血,噴出來的不是沙子,而是鐵沙。這個級別的強得基本上都是刀槍不入,除非是神兵利器,很難剌破他們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