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舌戰群儒(上)(第2/2頁)

“方將軍少年英武,非常人可比。老朽隱於雍州,也有聽隱方將軍之名。不久之前,老朽聽說,方將軍曾說過一句話。君非君,慧眼識人,心若寬谷,垂拱而治,則為聖明之君;臣非臣,別無二心,代君分憂,替天鎮守,即為社稷之臣。方將軍暗以‘江山社稷之臣’自喻,不知可有此事?”

方雲點點頭:“確有此事。那只是方雲回府時,回答一位老先生‘君非君,臣非臣’的問題時所說的。江山社稷,承載萬千,即便是匹夫之流,也有匡扶、攘助之責。匹夫尚且如此,方雲身為朝廷大將軍,自然心向往之。”

“呵呵!”朱君理大笑一聲:“方將軍大才,領兵謀略乃是上上之才。我大周朝有如此人物,當真是朝廷之幸,江山之幸。歷朝歷代,有江山社稷之才出世,必是大興之像。我中土神洲出了將軍這等人物,必是大興有望,天下百姓翹首以盼。”

“方將軍出世後,老朽也一直在關注。我本以為,朝廷有了將軍這等人物,掃平六合,平定八荒,必然有望。然而,不料自從將軍加入軍伍之中,邊荒戰亂不斷,西部兇獸橫掃,瘟疫爆發,東方莽族、妖族蠢蠢欲動。這次海族進攻,四荒邊境爆發戰爭,我中土神洲,城池接連被毀,將士陣亡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中土神洲,反不如其初也力不知江山社稷之臣可是如此?老朽就事論事,說話直接,還請將軍不要見怪。”

朱君理一番話說完,眼神爍爍,直盯著方雲。左右儒士名流聽他說完,都暗道一聲厲害。方雲當初回府的那段話,早已傳開。在場諸位都有聽過。沒想到朱君理以此做文章,一句“中土神洲,反不如其初也”,將方雲陷入了一個死地。

一時間,眾人都將目光,投注到了方雲身上。準備看他怎麽回答朱君理這番質問。

“這個老東西,倒是下得一番好毒手!我只以為他思想頑固,不堪一提。沒想到他一番話,唇槍舌槍,立即刺中要害。我對付方家,使了那麽多手段,派了那麽多人暗殺,反而當不得他幾句話,怪不得都說儒家三寸之舌,最生是非,果然厲害!”

兵部大堂左側,平鼎侯端坐在人群中,目光閃動。事情進展到這個地步,平鼎侯“置之死地而後生”,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態消失,心境反倒平和了。顯露出了本來的手段。

方雲聽完朱君理這番話,心中也不禁叫了一聲“厲害”。儒家最善辯論,這位朱君理曾經禮部尚書,方雲本以為他不擅長辯論,沒想到卻是看錯。

這一位處處捧高方雲,開口閉口“方將軍少年英雄”,“方將軍是社稷之臣”、“朝廷有了方將軍,是朝廷之幸,江山之幸,社稷之幸”。便聲音一轉,立即提到,在你方雲這位社稷之臣出世之前,朝廷吏治清平,國泰民安。但你方將軍出世之後,我本以為朝廷會大興,沒想到,反而是邊荒戰亂不斷,朝廷損兵折將,城池都毀了好幾座,又是瘟疫爆發,又是妖族進攻,中土神州一片亂象,接著詰問,江山社稷之才,可是如此?

朱君理言談之間,不帶一個臟字,不帶一個貶低之詞,更是幾乎沒有一句話,是直接針對方雲的。但最後一句話反問,直接透露了他的惡毒用心。所謂口筆殺人,也不過如此。

方雲眼睛微眯,目中光芒閃爍,掠過一道道思忖的光芒:“朱君理雖然已經退位,但影響還在。這次上書兵部,彈劾我封侯,倒是以此人的聲音最大。這次六部敘職,足足來了二十多人。全部都是反對我的人。如果我不能說服他,恐怕更難讓其他人信服,倒是得好生思量一下。”

方雲這邊沉吟不語,朱君理只以方雲被自己難住,冷笑一聲,譏諷道:“怎麽?方將軍難道無語可說了?一代江山社稷之臣,難道會被我這個微末之臣,區區幾句話就難住。”

朱君理對於方雲毫無好感,而且恨他令自己痛失好友。說起話,直接語帶譏諷,毫不客氣。

“老先生,此言差矣!”

方雲冷笑一聲,驀然擡起頭來,瞳孔之中,明亮的精芒一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