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離去

方雲神色從容,對於自己這位外公的反應,毫無意外:“你既然談到朝廷歷法。我且問你,你現在所任何職?六部商議王侯冊封,你以什麽身份摻和其中。王侯冊立,自有六部官員審查,就算他們不審查,也還有資政閣和議政閣的各位大人。再往上,還有三公。”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職。你既已交出權利,退隱山野。此事便合該有其他大人處置。他們都還沒發表意見,你就越過諸位大人,向六部上文書,此舉置儒家其他大人於何地,置三公於何地?置儒家列位大人於何地?真要掄起來,就憑這點,就能治你個墅越棺權,擾亂朝政的罪名!”

方雲說罷,衣袖一抖,目光直視老人,咄咄逼人。

“你……”

劉正勛心中震驚、便卻啞口無言。方雲一句“不在其位,不謀其職。”正好扣中了他弱點。大周朝歷代的大儒離職之後,一般都會選擇退隱。極少插手朝廷,因為那樣會對繼任者造成影響。

劉正勛若還是元士,那做什麽事情,都是權利範圍。不過,離職就不一樣了。王侯冊立的荷議階段,一般是六部官員先做出裁決。然後征詢其他官員意見的。

與武侯冊立不同。方雲也只是在兵家、儒家表態、朝廷分發文書之後,才上奏的文書。而且武侯關系重大,地位和權勢遠在王侯之上,所以征詢的範圍的也極大。但是普通王侯的冊立,一般只征詢兵、儒兩家官員的意見,並不會征詢普通人。否則的話,朝廷一百多位王侯,人人彈劾像什麽樣。

如今方林的王侯冊封還在商議,冊立文書還沒發下。劉正勛在六部商議階段,就上奏文書,進行彈劾。在程序上,是有些愈規矩。

劉正勛乃是周朝大儒,本來這些規矩不會不知道。只是,退隱多年,思想還一時沒從元士的角色中轉換過來。而且太過想當然,潛意識裏依然認為才林是自己的外孫。自己這麽做,是大義滅親。情理可原。

“鎮國侯跟我說,你唇槍舌劍,極善狡辯。我本來還不信。今日一看,果然如此。我在六部商議階段,土奏文書,雖然有違朝廷禮數。不過,國體為重,匹夫為輕。我既然知道他品行不端,又豈能容他占據王侯之位。你也不用多費唇舌了,回去吧。任你巧舌如簧,我也不會收回上奏文書。”

劉正勛嘴唇蠕動,沉聲道。

“哼!好一個國體為重,匹夫為輕。”方雲冷笑:“你也不用扯什麽幌子了。你不就是愛惜羽毛,害怕我大哥方林,敗壞了你的名聲,才上奏的這封文書嗎?你還真以為你是大義滅親?告訴你,別人只會以為你老糊塗了!”方雲說話,一針見血,直指本心。劉正勛聽了這句話,全身顫抖,臉色氣得一片煞白:“混賬!”

方雲瞥了一眼、一步步逼了過去:“當年你以為我父親出身草莽,門不發戶不對為由,要拆散我父親。其實,你這麽做,為了一己私欲,想要誰護劉氏家族書香世家之名。為了這個名,你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再後來,舅舅棄文從商,你認為這敗壞門風,又是為了這個名,將他逐出家門。甚至為準他用‘劉’姓。因為這個,你又失去了自己的兒子。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儒家又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連做一個父親都不合格,又憑什麽去盡臣子之道?”

“人倫之道,乃是天下最大的道理。你為了名聲,連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可以舍棄。試問這樣薄情寡恩的人,又有什麽資格去盡君臣之道,又有什麽資格談論國體為重,匹夫為輕?”

方雲一言觸及到了劉正勛心底的逆鱗,劉正勛頓時氣得臉都紫,嘴唇都顫抖起來,他手指著門外,道:“你,你……你給你滾出去!”

方雲又怎麽可能會這個時候離開,老頭子氣焰囂張,向來認為天大地大他最大、不打壓打壓他一番,他又怎麽可能聽得別人的話。方雲得勢不饒人:“你口口生生不認你的女兒、外孫。那你現在的‘大義滅親’又是為什麽?大周朝這麽多大儒,鎮國侯、平鼎侯憑為什麽不找其他人,卻偏偏找上你。如果你不是我和大哥的外公,你真的以為,你有資格讓鎮國侯、平鼎侯來求你?如果你不是我名義上的外公,你以為我會千裏迢迢趕到這裏來嗎?”

“實話告訴你,我其實非常不想來見你!你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一點,值得我尊敬的地方。我十多年來,每年十月初九,都要看到母親擺上香案,沐浴焚香,默默祈禱。一整天都會以淚洗面。我後來才知道,十月初九,正是二十多年前,你將她趕出家門的日子。”

“你如此刻薄寡思,不為人父。我母親卻天天惦記著你,為你沐浴焚香,祈求你平平安安,長命百歲,並希望獲得你的原諒。但你捫心自問,你到底做了什麽?如果不是為了母親,你以為我偷偷過來求你?我問你,你知道我什麽時候生的嗎?你知道孫世堃是誰嗎?你知道他長得什麽樣嗎?你知道你還有個兒子叫孫仲榮嗎?你知道他為了你一句,從來不敢踏足上京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