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統籌全局(第2/2頁)

大到商賈、巨富,小到販夫走卒,都忙碌起來。大儒劉正勛所居之地,所有人,全部成了問詢的對象。

到傍晚時分,厚厚一沓詳細的情報,出現在了方雲的桌。看完所有的資料,方雲長長的舒了口氣:“平鼎侯,鎮國侯,你們果然不錯!”

平鼎侯、鎮國侯的行蹤或許隱秘,但要想瞞過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方雲的外公上書彈劾之前,有人看到平鼎侯和鎮國侯,出現在大儒劉正勛的草廬附近。

這兩人,居然會想到利用方雲的外公,來對付方林。用方家人對付方家人,自然是最好不過。

“方林品德不足以封侯”,一個長年獨居於草廬,足不出戶的老人,怎麽可能知道另一個素未謀面的人,是什麽品行?現在答案揭曉了,因為當今兩位侯爺所說的話。

方雲眼睛微眯,目中掠過一個個想法。既然知道了是這兩個人搗鬼,很多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平鼎侯和鎮國侯,當今王侯,且有貴族血統。以他們的身份,要潑大哥的臟水,實在太容易。

方雲甚至可以猜到,這兩人必然絕口不提自己和四方侯方胤的軍權之爭,而會把自己提到和外公一樣的角度,從品性方面,挾擊方家。

方雲甚至猜到,他們可能利用到了東郊狩獵,大哥把世子許權綁在旗杆的事。外公劉正勛最重門第,一旦聽說這種事情,必然立即就對大哥存了惡感。

平鼎侯和鎮國侯這種老狐狸,要對付一個古板守舊的儒生,實在不用費多少腦筋。

“平鼎侯和鎮國侯這兩個家夥,百般刁難,不識時務,遲早得除掉!”

方雲眼中掠過一絲寒光,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刁難了。若不是因為他們身上還掛著貴族侯的頭銜,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想了想,方雲寫了幾封書信,直接派人送到了。京城中,幾位和老師郭伯濟交好的大儒府。

不過,方雲並沒有讓這些大儒為大哥求情。大儒也有大儒的堅持、操守。若是謀取私利,別說老師郭伯濟了,夫子的臉面,照樣不賣,而且還會適得其反。

方雲從人倫的角度,讓這幾位大儒勸說外公劉正勛。讓他放棄刻板古舊的門第觀念,重新承認母親和父親。

外公這次彈劾,固然一方面是因為鎮國侯和平鼎侯的誤導。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成見已深。對於方家的觀念,根深蒂固,才會被人利用。

做完這些之後,方雲又悄悄離開了酒樓,去到了忠信侯府。所謂人老成精,忠信侯這種人物,以卑賤出身,混入朝廷王侯之列,並且在各方勢力中混得如魚得水,哪方都不得罪。其為人,自有過人之處。

方雲在拜訪外公之前,希望聽聽這位以“智慧和謀略”著稱的侯爺的意見。

在忠信侯的書房中,方雲見到了這位侯府。方雲也不拐彎抹角,直入主題,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忠信侯沉吟片刻,啜了一口香茗,微笑道:“其實,若說門第之見。令父如今貴為王侯,富貴無比。要配華陽夫人,那是綽綽有余了。門第之說,自然不實。你外公內心中,至今不肯原諒令尊,未必真是因為他出身草莽。”

“侯爺的意思是?”

方雲露出傾聽的神色。

忠信侯哂然一笑,一語道破真相:“有句話,叫做騎虎難下。令尊越成功,只會證明他當初越錯誤。而且,在他心中,造成他和華陽夫人父女不相認的,也是令尊。這才是他至令不肯原諒令尊、令堂的真正原因。而且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你外公生性如此,有如此行為,也不奇怪。不過,你外公和華陽夫人之間,倒並非沒有轉寰余地。”

方雲心中一動:“怎麽說?”

忠信侯笑了笑,目光洞若燭火:“你外公若是真的不肯顧念父女之情,還未必就會彈劾世子。他既然這麽做了,那就說明,他心中還是有一絲回轉的余地。我甚至可以肯定,鎮國侯和平鼎侯,必然從國體出發,才勸動了你外公。你們兄弟二人,說到底,還是他所出。儒家以天下為重,若是他的血脈,危害到了國體,他自然會坐不住。”

頓了頓,忠信侯道:“你這次去見他,火侯要掌握好。曉以之義固然必需,但卻不可逼之過急,否則反而適得其反。他能堅持二十多年不承認令堂,其秉性可見一斑。你去見他,需記切,你不是去和他辯論的,而是去說服他的。切記不可逞意氣,此行,我送兩個字‘人倫’。”

方雲沉默不語,心中若有所悟:“多謝大人,方雲受教了!”

“哈哈,去吧。”

忠信侯說罷,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