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帝禹甲胄(第2/2頁)

方林陷入到兩難的取舍之中。

“大哥,你不必如此糾結,當初武穆與人皇的約定,只是你必須封侯後才能迎娶福康公主。你如果真地擔心這個,只要在迎娶福康公主之後,交出兵權,淡出上京城,甚至找個理由讓朝廷削去王侯封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方雲一眼就瞧穿了大哥方林的憂慮,大哥方林身在局,一旦牽涉到福康公主。免不了患得患失,但方雲身處局外,就要清醒的多。

目光轉過來,望向寬椅中,大馬金刀,正襟危坐的父親。方雲心中嘆息一聲,終於道:“父親大人,我其實並不想封侯,也無心練武。我所想的,只不過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父親鎮壓蠻荒近二十載,卻留母親一人守衛方府。父親權勢越重,母親在上京城受到地叨難越多。去年,我返回上京城,只覺得母親老了許多。父親大人,如您所說,權勢於我們方家是禍非福。至於富貴,我身上的黃金,足夠我們方家十代子孫享受清福,請恕雲兒鬥膽,不知父親大人,能否為了母親,放棄功名利祿,解甲歸田!我們方家父子,離開上京城,遠利功名。學祖上帝禹,隱姓埋名,得享平安!”

方雲說罷,頭顱低垂,跪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封王拜侯,強大武力!這些對於方雲來說,只是手段,而不是想要地結果,如果開始,方雲對於方家地抄家滅族,還是疑惑不解的話。那麽他現在已經明白了。

方家傳承帝禹血脈,而恰恰是這一絲帝禹血脈,成為了方家禍根來源,方家爬得越高,權勢越隆,危機就越重。

家破人亡地經歷,實在太深刻了,即便那只是《周易》推演中發生地事。但對於方雲來說,和真實發生地沒有什麽區別。他所想要地,不是王侯將相,不是天下第一。而是父母相聚。哥哥和福康公主相愛功名利祿畢竟是皇室給予的,皇室也能收回,如果因為這個。搭上全家地性命,真地是太愚蠢了!

大帳中一片死寂。良久,才傳來方胤地一聲嘆息:“雲兒,為父並非貪戀權勢,只是這句話,晚來了二十多年,如果知道是這個結局,我絕不會踏足軍伍。”

方胤大手一張,一尊五寸高下,華麗、尊貴的古老甲胄浮現在他在掌中,這尊甲胄甫一出現,立即散發出一股浩瀚、威壓的氣息,甲胄周圍,瑞氣升騰。無數神魔的虛影,跪伏在虛空之中,做出臣服之狀。

同一時間,方林、方雲只覺得全身血液沸騰,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一股源自血脈地召喚,而這股召喚,就是來自於眼前地這副甲胄!

“這就是帝禹甲胄!為父二十五歲時,因緣際會,在蠻荒找到戰甲!帝禹子孫血脈太多,很難考據。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任何可以和帝禹甲胄心神相通地人,必是帝禹子孫,而且還是帝禹子孫血脈中的主脈!現在已經不是功高震主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血脈威脅到了劉氏皇族,如果我解甲歸田。恐怕我們方家,真地就離死不遠了!”

方胤嘆息道。

位高權勢,眾目睽睽之下。皇室心有顧慮,反而不敢隨意出手,而如果拱手讓出權利,恐怕第二天就會曝屍山野,而且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帝禹甲胄失蹤不知道多少年,我也沒想到,會找到這件戰甲。五帝甲胄,從來都是血脈傳承。如今,就算我想把帝禹甲胄交出,也是不可能的。我死之後,帝禹甲胄則由你們繼承,如果我們父子三人全部戰死,劉氏皇族才能得到這件真正地帝禹甲胄!”

方胤沉聲道,語聲中微微有些無奈:“雲兒,這件事情,不是我們退讓,就能解決的。我們方家,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當今人皇得了五帝退位之後,留在中土用於鎮壓氣運地武學,論武道修為,五帝之後,恐怕沒有一位君王,在武道修為方面比得上他。先天數術方面,更有蘭台秘苑和儒家為其演算。而且,我如果所料不差,他已經得到了夫子手著地《皇極經世》,在天機運算方面,除了三大天機先生,和吠陀洲的聖者,和手創《皇極經世》的夫子,幾乎沒有人是他地對手!”

“天機演算,演算的對象功力越高,越難以演算。我雖然蒙蔽他的感知二十多年,不過,他也已經起疑,帝禹甲胄之事,遲早瞞不過他。當今人皇,不論武功韜略,還是心計謀算,都稱得絕代雄主。不過,我與他君臣一場,卻知道他一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野心太大!這就是我們方家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