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燈會文試(第2/3頁)

“走,我們也進去看看。”

穿過大門,便是文曲殿。和武比不同,文曲殿裏被柔軟的帷幔分割成一排一排。每一排都有巨大的帷幔分隔,裏面都懸掛著許多八角彩燈,上面寫著燈謎。這樣的一排,是為一關。

文試的規則很簡單。第一關都有許多八角彩燈,每一個彩燈有八個燈謎,任意猜對一個燈謎,立即就能進入下一關。

方雲三人進入第一道帷幔的時候,裏面的八角彩燈全被撕開了,裏面沒有一個人,只留下一個儒生,守著這些彩燈。

“嗯,怎麽回事?”張英疑惑的看眼。

“呵呵,幾位公子是來參加文試的吧。這一關的燈謎已經全部被猜完了,三位公子直接進入裏面就可以了。”

這時,儒生走了過來,笑道。

“老師,別人猜完了,後面的人直接進入裏面就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後面進來的人占便宜,對其他人不太公平?”

周昕行了一禮,問道。

“呵呵,不是這樣的。越前面的越容易。如果前面的燈謎都答不對,那進去後面也沒用。同樣,如果能通過後面的文試關卡,那前面的燈謎自然也能猜中。前面的燈謎猜不猜,都無所謂的。”

儒生笑了笑,說道。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

三人行了一禮,進入了第二層帷幔。這一層,所有的燈謎,依舊被猜出。地上滿是紙屑。

文試的規矩,是每被猜出一道題,就要把彩燈,貼了謎語的一則燈紙撕去。

三人一路往前,一直到第七關,才依稀見到些人。

“朝廷由儒家把持,一千多年的文明教化,現在天下士子蕓蕓。就連上京城裏的王公子弟,也是人才濟濟。”

方雲看到這些,也是暗暗心驚。在武道方面,世家子弟極占優勢。但詩詞文章上,就沒有這種說法了。七層燈謎,全部被猜完,足可見上京城的蕓蕓士子在文學修養方面的能力。

三人走到一個彩燈面前。張英挑了彩燈其中一側的謎語,只見上面寫著“殘花片片入畫中”,下面用小篆寫著一行小字“猜一個字”。

“哈哈,殘去花的大部分,可取兩個‘匕’字,畫中扣的是一個‘十’字。這應該是一個‘畢’字,先生,不知道我猜的對是不對。”張英笑道。

“公子果然聰明,不錯。謎底就是一個‘畢’字。公子過關了,請。”

守在彩燈旁的儒生點了點頭,信手扯去這面的燈紙,反過來,後面果然用小字寫了個“畢”字。

“方兄,周兄,那我先進去了。”

張英回過頭兩人道。元宵猜燈謎的規矩,是猜出謎底,立刻就要進入下一關的。不得逗留。這主要是防止人過多,以致擁擠。

“嗯,去吧。我們馬上過來。”

兩人點了點頭。

“我來猜這個吧。”周昕指著另一側的謎語,只見上面寫著“多少心血得一言”,照樣是猜一個字。

“多少,暗示盈虧法。這個謎語,心字多一撇是為一個‘必’字。血字少一撇,則是一個‘皿’字。回上一個言字,這一道的謎底應該是一個‘謐’字。先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張英拱手,笑道。

“公字聰明,這個謎語的謎底確實是一個謐字。”守燈儒生笑了笑,又撕去了一面。

“公子,這個彩燈共有八個謎語。別人猜去了四個,你的同伴猜去了兩個,不知道剩下兩個,你選哪個?”

等周昕一走,儒生就對方雲說道。

“這個吧。”方雲信手一指。

“呵呵,公子,真不知說你眼光好,還是眼光差。這個謎語是這個彩燈中最難的。猜這座彩燈的,基本上都沒有選這個的。我勸您,還是另一個容易的比較好。”儒生好心道。

“不用了,就這個吧。‘一去千裏,來去無蹤’,這個謎底是四個字,天馬行空!”

方雲回答的利落,基本上沒怎麽思考。

“公子……果然厲害。”儒生怔了怔。

方雲哂然一笑,轉身向深一層的帷幔走去。

“看來,我重生雖然改變了很多東西。但這次的元宵節文試卻沒有什麽改變。”

方雲心中松了口氣,他掃了一眼這裏的燈謎。基本上和他印象中的燈會,差別不大。

“上上下下,不上不下。這是個‘卡’字!”

“洞房花燭夜,這個謎底是‘桔梗’。”

“眉來眼去惹是非,這是一個聲字。”

……

方雲一路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層層前進。每一層帷幔,他停留的時間,都不會超過三個呼吸的時間。

“這不是方家的次子?他怎麽文事上也這麽厲害?!”

“就是。聽說他學宮的課都很少去,怎麽這麽厲害!”

“人比人,氣死人。我在這冥思苦想半個時辰了,他一炷香的時間都不到,就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