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353章 出謀

君勝南被朝廷降職,從原本的財部大臣將為財部少卿,等於是連降了兩級,連上朝議政的資格都沒有了。君家的應對之策,很快也隨之而來。

最先出事的是商部,商部旗下的紡布司一下子損失了十多萬的銀子。

不管是寧南還是風國,由官坊生產出來布匹,都不是先賣給百姓的,而是先批發給專營布匹的商賈,再由商賈賣給百姓們。

兩地不同的是,風國商賈向官坊進貨時,是要拿出銀子,先把布匹買到自己的手裏,然後再向外售賣,你是賺是陪,都和官坊沒有一丁點的關系,如果買進的布匹沒能賣出去,那只能說明你的眼光不好,怪不到官坊的頭上。

而寧南則不同,寧南朝廷的確是有很多的政策比風國更具人性化的。

寧南的商賈販賣官坊的布匹,不需要先給銀子,只需打個白條,證明自己從官坊這裏進了多少的貨,然後便可拿走官坊的布匹向外販賣。

如果商賈選中的布匹銷路不好,未能賣出去,也沒關系,最後還可以退還回給官坊,這部分的費用官坊是會從白條中扣除掉的。

所在在寧南這裏,與朝廷官坊做生意的商賈,基本是穩賺不賠的,這部分商賈的統稱,叫做官商,是最最令人眼紅的一批商賈。

寧南朝廷一直都施行著這樣的政策,寧南亡國之後,總督府也把這個政策繼承了下來。以前從未出過意外,但君勝南下台之後,紡織司就偏偏出了事。

與紡織司合作許多年的幾家大官商,從官坊那裏提走大量的布匹之後,連家帶口的突然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這幾家商賈的人間蒸發,也讓他們給官坊打的白條變成了廢紙一張,官坊根本找不到人去要回銀子或者布匹。

他們賒欠官坊的銀子,合計達到十五萬兩之多。

以前這個優惠的政策在執行時從未發生過問題,偏偏君勝南剛剛下台,就出了這樣的事,而且還是好幾家官商一同離奇失蹤,要說和君家一點關系都沒有,無論是誰都不會相信。

十五萬兩銀子的虧空,對於總督府來說,倒也不算什麽,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寧南東部的九個郡,合計二十多座城邑,城內的飯莊、酒館毫無預兆的紛紛停業,而這還不算完,停業的風潮迅速向其它行業蔓延。

一時間,這麽多個郡,這麽多座城邑,商家紛紛停業,商鋪紛紛關門,對總督府造成稅收的損失倒在其次,各地百姓們的不滿才是最令人頭疼的。

大多數的百姓,不管皇帝是姓唐還是姓長孫,只要能讓他們吃飽肚子,能讓他們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大多數的百姓們都不會奮起反抗,不會把全家的腦袋都別在自己一人的褲腰帶上,去當什麽叛黨叛軍。

可現在商家紛紛停業,給百姓們的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尤其是糧行的停業,已直接關系到城中百姓的民生,另外,還有大批的百姓無工可做,成了流民,不穩定的因素,以及對總督府不滿的聲音也逐漸在民間滋生。

這就是君家在寧南的能量,它能讓寧南地區聞如磐石,但同樣的,也能把寧南地區折騰個底朝天。

對於近期發生的這一系列的事件,風國朝廷也在緊急磋商。朝堂上,以蔡霄和張九維為首的大臣們,都屬強硬派,態度堅決,一直認為朝廷決不能向君家妥協。

如果這一次朝廷選擇了妥協,那麽以後君家就會如法炮制,事事都向朝廷發難,事事都逼著朝廷做出妥協,那麽風國打下的寧南地區,究竟是姓唐還是姓君?

以議政大臣唐明珠和新上任的戶部大臣林奕為首的一批大臣,則屬鴿派。他們的意見是,暫時向君家的妥協,並不等於朝廷真怕的君家,現在朝廷最缺少的是時間。

等朝廷在寧南站穩腳跟,深入人心之後,寧南地區的百姓也不會再輕易受人挑撥,君家自然而然地便成為刀俎之下的魚肉,到時對君家是殺是留,全憑朝廷的一句話。

強硬派大臣和鴿派大臣,也不是鐵板一塊。張九維和蔡霄雖然主張一樣,在朝堂上同進同退,但前者可是上官秀堅定不移的追隨者。

至於鴿派中的代表人物林奕,和上官秀談不上有多同心同德,他的所有主張,都是以有利於寧南地區,有利於寧南人為出發點的。

這就是目前風國朝堂的現狀,表面上看很明朗,就是風族大臣一撥,寧南族大臣一撥。而深入其中便會發現,這裏面亂得一塌糊塗。

風族大臣中有派系之分,寧南族大臣當中也有派系之分,張九維和林奕就是兩個冤家死對頭。

當政見相左、矛盾激化的時候,種族之分化為烏有,風族大臣和寧南族大臣也能放下彼此的成見,選擇抱團站在一起,共同在朝堂上堅持自己的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