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章(第2/2頁)

司馬召嚴對風國還是很了解的,知道風王一直都想重用參政堂和軍政堂,只是始終沒有搞出大的名堂,現在由他接手,看似這個職位不怎麽樣,好像還是只得到一個有名無實的閑職,但實則不然,他現在的職位是風王極為看重的,只要自己做得好,便能得到風王最直接的支持,自己這個川人也極有可能會變為風王的近臣。

在川人文官被大量啟用的同時,川人武將也終於又有機會重返軍中。

按照唐寅的指示,邱真最終重組了四支川人軍團,而風軍的十二支軍團則全部都保留下來,只不過各軍團的兵力都做了大副的削減,尤其是百戰軍,足足被削減掉二十多萬的將士,雖說風軍的編制還是十二支軍團,但總兵力卻只有一百萬,至於玉軍,則是象征性地保留下一支軍團而已。

通過這次的調整,極大限度的緩解了風人和川人之間的矛盾,雖說風人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川人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副的提升。

可以說風人和川人之間的融合是直到此時才剛剛有所起步。

風國朝廷做如此之大的調整,剛開始時難免會有些混亂,大臣們都是人心惶惶,風人大臣怕大王找到自己的頭上,罷免自己的官職,讓自己告老還鄉,而川人大臣則擔心自己剛剛接手新職務難免會犯錯,一旦有錯,又怕遭到風人大臣的彈劾。

可以說剛剛調整後的風國朝廷,無論是風人大臣還是川人大臣,都是兢兢戰戰、如履薄冰,一個比一個小心翼翼,不敢存有絲毫的馬虎。這種情況倒是唐寅樂於見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這次大調整後,司馬召嚴在風國迅速崛起。

由他主導的參政堂和軍政堂幾乎攬下了風國全部的事務,需要經過唐寅過目的奏疏他要審批,不需要唐寅過目的奏疏他更要審批,與此同時,他對參政堂和軍政堂也做了大副的調整,原有的人員被他大批罷免,重新征用新人。在這件事上,司馬召嚴做的還是很公正的,並沒有只啟用川人,而是按照唐寅一貫的主張,無論出身如何,唯才是用。

真正讓唐寅對他改觀、讓大臣們對他刮目相看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風國的河東地區遭受震災,右相長史李佑向唐寅上書,請唐寅撥銀八十萬兩賑災。

結果這道奏疏到了參政堂之後便被攔了下來,根本沒交到唐寅的手上,被司馬召嚴直接打了回去。

對於此事,李佑大為惱火,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當著唐寅的面奏了司馬召嚴一本。

唐寅也聽得直皺眉頭,河東地區受災,理應及時賑災才是,司馬召嚴卻把奏疏攔下,拒不上報,不是耽誤了大事嗎?

還沒等唐寅問到他的頭上,司馬召嚴主動站出來說道:“大王,河東受災一事微臣已有所耳聞,震災的規模並不大,受災的也只是河東的欒城一地而已,據微臣所知,在地震當中,欒城城內以及周邊一帶,共塌陷房屋五十七間,城主府的左側院墻稍有破損,傷亡的百姓不足百人,如此災情,卻獅子大開口要朝廷撥款八十萬兩,微臣不知這些銀子是真的用於賑災,還是會有大半落到某些大臣的私囊裏!”

他這一番話,把李佑說得老臉通紅,結結巴巴地叫道:“司馬大人你這……你這是血口噴人!”

司馬召嚴冷笑出聲,說道:“李大人代河東上疏,請銀賑災,只是不知這八十萬兩的賑災銀子是如何定下來的,如果是按照河東的傳報而定,李大人犯有不察之過,如果是李大人擅自而定,那麽,李大人恐怕擺脫不掉借賑災之名做中飽私囊之實的嫌疑吧?!”

李佑身子一哆嗦,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唐寅連連叩首,急聲說道:“大王,微臣冤枉,司馬大人血口噴人,微臣冤枉啊!”

對於這件事的內情如何,唐寅並不在乎,他倒是被司馬召嚴的明察秋毫嚇了一跳。

河東地區,那可是位於風地和寧地的交界處,距離上京數千裏,而司馬召嚴坐在上京卻對河東的災情了如指掌,當真是有過人之處,不愧是大國丞相出身的人,其才能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