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家族利益(第2/3頁)

要知道趙巍煌和林熙棠比鄰而居這些年,關系可不怎麽樣。北府在換防真空期,名義上由西陸軍銜最高的西北大將軍趙巍煌節制,可趙君度能肯定他就一步都沒進過北府大營。

況且以趙巍煌的性子,外敵入侵,第一反應就是點兵殺去,怎麽會親自出面去找北府軍團?

趙君弘嘆息道:“不管是誰提出來的,都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趙君度明白趙君弘的意思,現在想來,就算是他本人在場,也不會意識到這個提議有什麽問題,帝國軍團為守土而戰,本就是應有之義。然而,將視野再拉長些,趙閥的種種舉動,卻事實上將北府軍團滯留在了西陸。而事到如今,北府都沒能辦完手續,就格外顯眼了。

“那天水又是怎麽回事?”

“為你去軍部辦理封爵手續,謀劃本土封地,是家族決議的事情。”趙君弘苦笑道:“事實上,並不是我們一家在謀那塊封地。天水郡邊界完整,市面繁榮,地處大陸腹地,是近些年少有的好地塊。鎮國公在世的時候,以他的軍功、資歷和地位,排序當在所有人之前,他拿了那塊地方,即使有人心裏不服,口頭也不會說出來。此刻嘛,凡是這段時間在排隊等封地的,甚至是有換地需求的,大概都想要謀上一謀,趙閥也不能免俗。”

本土封地是整個家族的大事,封爵者不可能親身去辦這種瑣事,任何一族的規矩都是先在族內商議好各種方案,然後派出得力之人,力求為家族爭取最大利益。這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決定,而是整個趙閥一平二主十八從府,連同所有附庸的家族利益。

趙君度也沒再費力問家族會議的細節,就像根本沒必要去找出那個最先給趙巍煌出主意的人。因為若單從家族利益出發,許多人本就是這麽想的,要分辨出別有用心者,還得從其它地方著手。

趙君弘嘆道:“每一塊本土封地最終落定,背後都有無數博弈、平衡和交換,哪會是我們一家能做到的。陛下為此事找上你,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意思?”

趙君度淡淡道:“此事或許不是趙閥主導,可我們也不無辜就是了。”

趙君弘愣了愣,想要反對,卻覺得無話可說。就連他自己,都不能確定,在林家明顯保不住封地的情況下,若有機會順水推舟一把,是否就能放棄利益給其他世家占去。君子慎獨這種事,說來容易,幾人能夠做到。

趙君度沉吟了一會兒,道:“我有些明白林提督的意思了,謠言之事,挑這種關頭興起,難免不讓人聯想。而且傳謠看起來簡單,查起來難。以趙閥和鎮國公這些年來的不痛快,很多人並不會把說句閑話當回事。”

趙君弘搖搖頭道:“我有些不好的預感。就算能查個水落石出,怎麽個處罰法?為了說句閑話就殺人?從府肯定有人涉事,可那些叔伯、叔祖們根本不覺得罵鎮國公一句是錯事吧,他們可是連皇帝陛下都敢罵。而若牽涉到嫡系子弟,幽、燕兩公都不會支持我們。”

趙君度此時卻想起了皓帝那句貌似贊語,“趙閥家風勇烈”。

趙閥勇武傳家,子弟成年即上戰場,因此,如今身居高位的二十名元老,也即一平二主十八從府之主,無一人是屍位素餐之輩,像趙君度年紀輕輕就掌一府,並非因為他是什麽天才,而是靠實力和戰功。

因此,這些元老中,哪怕武力稍遜者,都是功勞赫赫,極有威望。這也是為何趙閥雖因不與士族通婚,被人詬病眼高於頂,又因多出帝後,常常在門閥和帝室之間不討好,卻仍能穩居門閥之列,傲視諸世族的根本原因。

然而,這樣也導致了閥內並無一家獨大的聲音。原本閥主之位由幽、燕兩公輪流擔任,主幹和支系保持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但是承恩公的上位打破了這個平衡,事實上分散了主幹一主兩平府的權力。

尤其承恩公這一支,從幽國公一脈中分出來連四十年都不到,現任幽燕兩公比趙巍煌長一輩,從府之主中,除了趙君度,不是他的平輩就是他的長輩。在不違反燕雲趙氏祖訓的時候,各府自管一攤,誰都不好對誰指手畫腳,否則必會引來反彈。

當初趙冠偉事件始末,是最好的例子。

這時趙君弘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一事,神色變得有些不自然,道:“皇帝陛下突然向你問起分宗之事,該不會知道了前段時間……”

趙君度看趙君弘的臉色就知道他想說什麽,豁達地拍拍自己二哥肩膀道:“我真的沒有什麽,況且那些都是外人之言,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趙君弘只是苦笑。

這事還要從浮陸之戰結束後說起,趙君度雖被海密救回,卻用盡藥石,仍久久不愈,最糟糕的還是原力品級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