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決戰全天下的傾向(第2/2頁)

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官員儲備。

跟稷下學宮不同,每郡一學宮,招收大秦適齡之人學習基礎,打好根基,起碼讓他們有當小吏的能力。

太學統領各郡學宮,同時作為高端學府,將每郡學宮結束學習的學子,培養成更加出色的人才。

充當縣令、以及太守、郡丞層次的人才。

雖然這從沒有出現過,但師弟我認為,應該能成功。”

張儀點點頭,贊同道:“為兄同樣如此認為,大王所說太學、學宮,一定能成功解決我大秦官員不足的問題。

連老師都有了,那些沒通過的才子,當學宮老師、已經足夠。

即使會有一些人阻攔,但在一統天下的大勢下,無異於螳臂當車、不足為慮。”

範雎點頭,太學、學宮肯定會阻攔一些人的利益。

但一統天下這四個字,足以將他、張儀、商鞅、呂不韋等等人聯合到一起,加上大王,沒人能阻攔。

“太學、學宮之事沒有問題,那麽你認為大王所說,逐步吞噬好?還是迅速掃滅六國好?”張儀語氣更凝重了一分。

雖然帝子受只是一說,但他們不能不考慮。

這其中關聯的太多了。

這個問題,範雎同樣早就思索了。

這是秦國一統天下的大戰略,如何能不重視?

“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前者、可以穩紮穩打,逐漸消化六國,為以後治理打好根基,進退皆有利自如。

但這樣就會跟六國陷入消耗戰,幾國必定會多次聯合攻打我大秦,即使師兄你出馬,也不能次次打消六國顧慮、破壞聯盟,其中變故太大。

後者快速掃滅六國,先不說我們有沒有那個實力,這的確有助於快速決定勝局,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

劣處是即使做到了,後患也絕對無窮。”範雎沉聲道。

張儀略一點頭,話題一轉道:“這個現在其實並不著急,現在國內變動還沒有結束,一切準備都還沒完成。

大王這時說出來,應該也只是提前提醒我們,讓我們有心理準備。

同時凝聚人心,讓我們更加支持與他。”

範雎也沒有過多說這事,此時這事的確不急。

兩人對視一眼,知道最大的問題來了。

“太學之中設立百家學派,大王這是要靠攏諸子百家。”還是張儀先開口,聲音越來越凝重道:“可又要明確不接受腳踏兩只船。

這是在逼迫諸子百家徹底站隊啊!”

範雎點頭,諸子百家幾乎都是根深枝茂。

但除了法家、兵家等少數幾家外。

都是形成完整的體系,即使各國都有他們的人,但主體都是明確的。

派些人前來大秦太學傳播學問,諸子百家都絕不會不同意。

派一分支都沒問題。

可大王不接受腳踏兩只船這種話都說出口了。

顯然,大王是下定決心,讓那些諸子百家,徹底站隊。

不來、那就是敵人。

雖然沒明確說一家之中,兩派人意見不一,一派前來投靠秦國,一派投靠他國這種情況該如何?

但他們能感覺到,絕不會是什麽喜聞樂見的辦法。

這並不附和一國的做事方法,因為這會招來太多不必要的敵人。

他們也清楚這只是帝子受給他們的預先提醒,所以很多說法,都比較大概模糊。

但他們都能感覺到,大王是認真的。

他真會那樣做。

該怎麽辦?

到時,大秦絕對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敵人。

因為像墨家、儒家這等學派,還有很多學派,是不可能主體投靠大秦的。

待的好好的,憑什麽、為什麽投靠?

你能一統天下?

既然不投靠,按照大王的意思,那就是敵人了。

不臣服,就是敵人。

只要想一想,他們就覺得有些頭疼。

這簡直就是要決戰秦國之外、全天下的意思。

但去阻止大王?

這還沒有開始實行,現在去勸阻,定會為了一還沒發生的事,惡了大王。

而且也許其有更深層次的意思呢?

就算現在勸阻成功了,誰知道到時候會怎麽樣。

學宮第一批學子結束學業,再建立太學,那時再實行此法。

這其中最少也要等二十多年再說。

畢竟哪怕只是打基礎,學子學習知識並不太難,可修煉呢?

這可是需要大把時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