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賢者、大賢、諸子、亞聖(第2/2頁)

外戚楚國王室留下的影響。

甚至是宗室的一些人。

等等等等,以前秦昭王強勢,還算是壓住了他們。

秦昭王死去,後來兩任君王幾年內就都死了,還沒來得及相爭。

帝子受登位,先期四大丞相強勢、新王初登位不宜大動作,加上幾年內死去兩王的噩耗,勉強壓下了各方矛盾。

後來官制改革,帝子受用官制、有意無意壓住了一些人和紛爭,幾乎完美接過了那個時期。

樹立了自己的威望,才有現在朝堂上的平靜和欣欣向榮。

這也是帝子受被無數人認為雄才大略的重要原因,可不僅僅是官制改革,權利明細。

而被帝子受用官職壓制的,有外戚、宗室,還有各家之間的一些矛盾。

權利細分,外戚、宗室看似跟以往一樣,但實則直接喪失了很多權利,因為他們再休想輕易對一些人、一些部門指手畫腳,包括所有人的影響力都是大減。

各家之間的矛盾,也是平息了大半。

說白了,就是拉攏大部分人,壓制小部分人。

順帶著,將所有人的影響力劃分到一個區域,總體減弱他們的影響力,使各方平衡。

方有帝子受此時在大秦的地位。

這其中種種的權利變動,外人是不會清楚的,都被掩飾在了官制改革之下。

很多人只會覺得,好像忽然間,宗室在朝堂上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外戚同樣如此。

各家學說都占據了一部分權利,大王的作用越來越強,被各家學說爭先討好、效忠。

否則朝堂之上,遠比現在熱鬧得多。

不過雖然如此,但各方之中,依舊有著各種或明或暗的對立。

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比如這些才子的出身等等。

足足數個時辰,那五百來人、才被各個部分瓜分完畢。

只剩下幾個明顯超過其他人一大截的多門之才。

其中以尉繚、李斯、甘羅三人為首。

相爭不下時,帝子受親自開口了,尉繚進入軍閣,李斯進入吏部,甘羅進入禮部。

李斯、甘羅兩人都是以五品中卿的職位起步。

六部之中,以大夫為首,隨後便是兩位侍郎,再下是四位上卿、十六位中卿、三十二位下卿。

而尉繚,卻是直接以二品軍閣軍法部大夫的職位起步。

沒辦法,這就是實力的地位。

這方世界,終究說起來,還是實力為尊。

就連考試之中,各自境界,也是評分的因素之一,當然只是大體境界。

那些才學很不錯,但實力低下的,通常都會是六十多分。

畢竟要是將他們放到高位上,是不可能服眾的,只能先將他們放到低位上,等待他們成長。

李斯、甘羅兩人相比如今的尉繚,自然是有所差距。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自身實力。

李斯不過是天仙巔峰,甘羅更不用說,要不是他爺爺對大秦的功勞,即使是第三名,也還撈不到中卿的位置。

這就是這方世界的殘酷,你學識再高,實力不強、依舊沒用。

而尉繚就不一樣了。

直接金仙的境界,在金仙境界中,也是強者。

在商鞅等人眼裏,已經達到諸子的境界。

沒錯,在這方世界中,對金仙強者,有一種並不流行、只在強者眼中流傳的劃分。

分別為賢者、大賢、諸子,和亞聖。

而在帝子受眼裏,賢者為金仙第一層次到第三層次,大賢是第四層次到第六層次。

諸子是第七層次。

亞聖是第八層次。

如今整個大秦也只有一位亞聖,就是商鞅。

實力決定大部分,尉繚就是諸子、金仙第七層次的實力,商鞅他們都能感受到。

加上他那超凡的學識,如此大才願意加入秦國,他們如何能不歡迎?

其中尉繚也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無名之人。

大秦就有幾位高層聽過他的名聲。

以二品軍法部大夫的職位起步,並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