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帝王報復、二十年不晚(第2/2頁)

而因為官員多了,民生事務處理的更多、更公正,百姓認可也在慢慢增加。

大商氣運之力,增強了許多,還在不斷的快速增強著。

也是這一年,十月六日。

又一部門建立起來了,獨立於六部之外。

禦史台。

為首者為禦使大夫,入內閣。

而職責,就是監督六部,以及監察天下,禦使台的禦使,也會跟六部一樣,遍布天下,每一縣、每一郡都有。

專門監督官員、審查官員的一部門。

禦史大夫,則是一位很多人都不曾知道、見過的人,看上去各方面都很普通,名為賈詡。

猶如突然冒出來一般。

但沒人敢小覷這個人,因為隱隱間他們知道,這個人以前恐怕就是當今皇上暗中的刀、眼睛。

一直到大業十二年,天下各處都在磨合著、適應著,包括中央六部和禦史台。

此時,唯一稍稍困擾中央朝廷的,就是財富問題了。

畢竟一下子增加了數萬名官員,負擔大了十幾倍。

不過這幾年天下沒什麽戰事,加上一直以來的積累,所以也還可以支撐。

最重要的是,大業十一年,賦稅比以往一下子多了一倍多,大業十二年的賦稅,也比大業十一年多了一倍多。

其中差距之大,讓人觸目驚心。

原因是什麽,很明顯,都知道,也都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治國先治吏,從來都有用的一句話。

大業十二年,也是天下百姓生活,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因為各地都已經琢磨透,想往上爬,就只有拿出政績來。

而太守、縣令的政績,就是百姓的生活好壞。

其余五位郡丞、縣丞的政績,雖然負責部門不同,但也差不多皆是跟百姓生活好壞有關。

大商國力和氣運之力,快速增強著。

大業十二年六月,終於,又一重大政策出來了。

成立軍閣,統領天下軍權。

文武分開,各城守將不再聽從太守、縣令之命,而是直接聽從軍閣。

消息一出,天下不少人嘆服。

還可以如此做。

如此一來,天下各地,從縣、到郡、再到中央。

都是六部、禦史台、軍閣相互牽制。

互不統率,又相互合作。

地方力量徹底不足為患。

一些太守、縣令心中不願,但也早已經反抗不了。

只能乖乖交出他們最大的力量,軍權。

……

自大業十二年之後,大商十三州,才算是真真正正掌握在了帝子受手裏。

從大業十三年開始,他終於騰出手、整頓各方各面。

重新丈量土地、整治鹽鐵等等等等。

一項接著一項。

再沒有什麽力量,可以威脅到他。

即使其中也有叛亂,但都是小規模,只局限於一縣一郡,根本成不了絲毫氣候,翻手便被滅。

大商天下,國力與日俱增。

同時,也開始向外擴張,沉寂多年的大商軍隊,再次亮出無比鋒利的獠牙。

趙雲、張遼、馬超、高順等等大將四處出征,不斷將疆域擴大。

而向內,也露出了一些獠牙。

荊州一座德高望重的山莊覆滅。

雖然不少大臣都與之有關系,但無人敢說什麽,因為其中牽扯了很多。

隱隱間,當年王允使用的美人計,都跟其有關。

最大的牽連,就是河內郡的一家族被覆滅。

隨後不久,道家三仙被抓,直接斬首。

還有不少當年的事,很多都被翻了出來,殺了不少人。

一時間,滿朝皆是更加敬畏。

隱忍一二十年才爆發,這份心性,著實令人敬畏。

大業三十二年,大商天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一切的一切,也都臣服於帝子受腳下。

大業三十三年五月,這一日,眼前一個恍惚,他眼前的一切,都變了。

他重新回到了洪荒大商。

閉上眼,收拾心境。

數十年的謀劃、奮鬥,這一次之行,是他最為費力、付出最多、收獲也最大的一次。

一個時辰後,身上的氣勢威儀,漸漸淡去,恢復到了沒去第三個世界之前。

檢查了一下,大商世界已經在他體內,正在吸收著洪荒的天地靈氣。

一切都如常。

睜開眼,開始細細整理這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