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文風昌盛

“天魃魔屍”對某些人來說,是稀世珍寶,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燙手山芋,自盡的毒藥……

葉清玄和妙秀和尚,都是後一種人。

身負絕學的他們,已經不可能再利用“天魃魔屍”去修煉新的武學,而魔門功法,對於走上佛道二途的他們,也不會有什麽借鑒之用,反而危險會更大。

“天魃魔屍”無論是交給大禪寺,還是昆吾山,都是合理的。

而對於妙秀和尚和無念禪師,大家也都信得過。

所以,將“天魃魔屍”交給大禪寺保管,眾人沒有絲毫異議。

“我們明天便啟程,北上穎昌府。”封清巖沉聲道:“‘天魃魔屍’事關重大,我們必須一起上路,任何故作疑兵的多余之舉,都有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穩妥,是第一要務。”

眾人點頭同意。

在與孫克儉商議之後,眾人決定明日一早,便立即啟程。

妙秀和尚給無念禪師留下大禪寺的密函,請他無論如何立即現身,具體的事務,包括“天魃魔屍”的一切,在葉清玄的要求下,並沒有提及分毫。

至於盡歡賭坊的王七爺,雖然眾人皆知他與魔門勾結,但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暴露下半具“天魃魔屍”失竊之事,故而暫且放過其人。

第二日一大早,眾人便在客棧店家的幫助下,買了三輛最舒服的駟馬大車,幾人分別乘坐其上,一路向北而去。

四小與葉清玄、孫克儉同坐在中間的大車之上,他們幾個從小拜師,十數年來,從未下過昆吾山。

葉清玄雖然久走江湖,但對於此世的名山大川,只覺甚美,但對其背後的底蘊,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反觀孫克儉學識淵博,武學一途只是他修身養性的小道,但卻在見識上,堪稱一代大宗師。

這一路上,孫克儉盡展學識,將一切江湖秘典、武林避忌,以及中原各州府路途,名山大川,人文背景,甚至一地出過何等人物,有過何等武功,生前事跡幾何,均能一一道來,不但令四小學到了許多江湖常識,人情世故,便是葉清玄都聽得為之著迷,暗贊儒林學院不愧是天下第一書院,只看孫克儉的表現,便果然是教導後輩的一代名家。

穎昌府之行,雖然是葉清玄被逼無奈之下卷入其中,但肩頭重擔卻時刻難以放下,好在隨行之中有四小陪伴,不知不覺間少了幾分苦惱,多了幾分快樂。

按照封清巖的提議,眾人外松內緊,從容不迫,至少在外人看來,這一行人的行程還頗為瀟灑。

一連走了十余日,眾人幾乎把路上遇到的各處名勝古跡,什麽禪溪寺、九鷹峰、老君洞、千佛崖……盡數遊覽了一遍。

而這一路跟隨的各方武林人士,也不知凡幾,只是各方都比較克制,再無膽敢挑釁之人。

當眾人到了穎昌府,頓時被這裏興盛的文風所吸引。

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手捧書卷,腰跨寶劍的儒衫學子,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歲孩童,無人不持禮以待人,宛然一群謙謙君子的派頭。

到了儒林學院的地頭,葉清玄幾人早已穿上昆吾派的道袍行頭,表明身份的同時,也避免被人不停打探和窺視的麻煩。

反倒是孫克儉重歸師門,如魚得水一般,換上自己師門的行頭之後,一路上不停有人露出驚訝之色,連連上前打招呼。

葉清玄看得出來,這些儒門學子大多並不認識孫克儉,只是孫克儉腰間代表其門內身份的玉牌實在太過招搖,當一位八旬老者見到孫克儉終於露出驚喜交加的表情,用他那帶著哭腔的嗓門,顫顫巍巍地吼出:“衍聖祭酒回來了,是衍聖祭酒回來了……”

這一聲大喝,頓時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原本只是對孫克儉禮遇有加的諸多學子,頓時臉色大變,熙熙攘攘地沖上前來,連連施禮,大嚷著“學生誰誰誰,見過衍聖祭酒”等等問候之語,瞻仰孫克儉的真容。

那場面便是21世紀明星演唱會也不過如此。

葉清玄駭然後退,回頭向身旁見多識廣的孫坤問道:“孫前輩,你這同宗怎麽這麽拉風?衍聖祭酒是什麽?官職嗎?”

“雖然這也是朝廷冊封的,但卻不是官職。‘衍聖祭酒’是當世文采最煥爛的文墨大宗師,以學識論長短。每年八月二十七的‘文聖節’,便是由‘衍聖祭酒’親自主持,並向文聖人大聲朗讀撰寫的歌賦,焚以慰藉。這孫克儉當年頗為著作了許多歌詞詩賦,文章甚為華美,為當代第一大文豪,自然是當今所有學子所仰慕的對象。”

噢。

原來如此。

儒林學院,文武雙修,這孫克儉便是文道一途的佼佼者,不愧是嚴靜流的師弟。

四小在眾人身後,不知嘀咕什麽,突然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