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玉

文 顧適

相傳東海上有一無名小島,島上有一眼泉,名為玉泉。玉泉每三年才出一次水,每次只有鬥余,待幹涸,便凝為白玉一塊,玉泉由此得名。女子若飲了這玉泉水,便能青春不老,男子若得了白玉,可坐擁金山銀山。因為有此一說,想要找到玉泉的人成千上萬,卻都無功而返。

民國年間,有一個前清的太監,名叫得玉。據說是當年慈禧太後聽了玉泉的故事,命他去找尋,又賜了這麽個吉利名字給他。誰知玉泉還沒有找到,太後已經歿了。得玉幹脆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個魏姓,取“未”的諧音,“未得玉”是也。魏得玉沒有跟隨溥儀皇帝北上滿洲國,臨了卷了宮裏的幾樣東西逃出來,在京城西邊的百萬墳住下,討了個啞女做老婆,從街上牽了個小乞丐當兒子,如此也算安頓下來。

再說魏得玉卷出來的幾樣東西:兩幅前明的山水畫、一塊琺瑯西洋表,另有一條齜牙咧嘴的古怪銅魚。這銅魚上既無名家落款,長得又奇醜無比,若非兩只魚眼上鑲了寶石,實在是不值什麽錢的。為了置產業討媳婦,魏得玉賣了畫。後來兩口子坐吃山空幾年,他不得不又賣了西洋表和魚眼睛,再用余錢圈了幾畝地種菜養活自己。等到日本人打京城的時候,這一家子又窮得叮當響,手頭卻只剩下這條沒眼睛的醜魚了。

這一日,魏得玉將銅魚系在腰上,又從家門口的菜園子裏拔了些新鮮的蘿蔔和白菜,打算進城賣掉,換兩斤大米回家。誰知才到城門口,便聽見遠處火炮齊鳴,說是南郊又打起來了。魏得玉心下倉皇,但想著百萬墳離城不遠,而且日本兵慣常不會打到西邊去,便還是守在城門口。等晌午過後,才匆匆由西直門進了城,用賣菜的錢拎了一口袋玉米面。再轉過街,奔東邊想去當鋪,可沒走幾步又聽見遠處隆隆的炮響,便想還是先回家去。

魏得玉轉了方向,才走到一半,就被路人告知城門已經提早關了。他一時惆悵非常:身上大子兒沒一個,只有一袋玉米面,想投宿都不知該敲哪家的門。他在街口徘徊再三,眼見著天色擦黑了,周圍的人越來越少,咬了咬牙,終於決定走當年逃出宮的那個狗洞,摸回紫禁城裏,尋個空屋子睡一晚。

說起來,自南郊打仗的第一日起,軍隊就開始把故宮裏還存著的那點寶貝流水價往外搬,很是忙活了些時日。魏得玉來的這一晚,已經搬得差不離了。自溥儀皇帝走後,紫禁城裏便傳出鬧鬼的傳言,再沒人住。尤其天黑以後,整個護城河以裏空空蕩蕩,連個人影都瞧不見。這個曾經的小太監倒不怕這些,他趁著日落前的最後一點亮光,利利索索翻進西六宮,尋了個尚有床榻的屋子美美睡下。

睡到半夜,魏得玉忽然聽得一個熟悉的聲音說:“哀家讓你尋的玉泉,你找到了沒有?”

魏得玉聽見這個聲音,渾身一個激靈,一骨碌爬起來。卻見四下燭火通明,西洋大座鐘嗒嗒響著,幾個侍衛一字排開站在側旁,身後的床榻鋪著綾羅,懸著紗帳,面前一個瘦長臉的老太太,戴著尖利的長護甲,不是慈禧太後是誰!魏得玉撲通跪倒,腦中一片空白,只憑著一條皇宮裏浸了十年的舌頭,回道:“啟稟老佛爺,這些年奴才從未倦怠,一直在找呢。”

“無用的東西。”慈禧冷哼一聲,“來人,把這廢物給我拖下去打死。”

兩名侍衛一左一右將他架起來,魏得玉一時間嚇得魂都飛了,高聲呼道:“找到了,奴才找到了!”

等侍衛一松開手,他連滾帶爬向前幾步,從腰上解下那條銅魚,說:“啟稟老佛爺,這就是那無名島……”

他話未說完,已被大太監李蓮英狠狠打了一個耳光:“你還想騙主子嗎?”

魏得玉不敢去擦嘴角的血,跪下哭道:“老佛爺明鑒,此物雖醜陋,確是那無名島無疑。您看這魚的大小,剛剛好是一鬥的量,正正應了那‘三年出一鬥’的傳言。您再看這魚眼睛,原先是被寶石蒙著的,其實正是那泉眼!奴才也是才得此物,不知這三年裏哪一天才能湧出泉來,化成白玉,故奴才不敢說找到了。奴才絕不敢欺瞞主子,老佛爺明鑒!”

說著又拜下去,把兩手舉得高高的,只盼著這醜魚能騙過這群惡鬼。慈禧似乎是點了頭,李蓮英便接過那銅魚,上上下下看了看,呈到太後跟前。誰知慈禧的長指甲才碰到那魚的眼睛,便尖叫一聲,魏得玉擡眼去看,見那銅魚竟張開大嘴,咬在慈禧的手上,鮮血淋漓!他暗道糟糕,只怕自己一條小命,今日是交待在這裏了。李蓮英也嚇呆了,等太後叫罵起來,才上去要掰開魚嘴,誰知竟然紋絲不動。緊接著便聽他也慘叫一聲,竟也被那魚嘴咬住!暗紅的血汩汩流進魚腹中去,兩人叫得愈發淒慘,直驚起了紫禁城裏的老鴰,嘎嘎叫著全飛起來。他們都像要被銅魚吸進去似的,身子愈發幹癟,等那魚喝飽,血從魚眼裏湧出來時,兩個鬼都只剩下裹著衣服的幹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