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德拉諾(第6/11頁)

由於孢子的持續作用,一小部分戈隆繼續退化,變成了獨眼魔。獨眼魔比戈隆更具智慧,但力量卻要遜色不少。獨眼魔懼怕戈隆,將那種龐大的巨獸視作天神。

和戈隆退化成獨眼魔一樣,獨眼魔也在退化。經過幾千年之後,殘余的孢子把他們變成一種人稱食人魔的血肉生物。這些兇殘的食人魔比他們的祖先更為矮小,許多淪為了獨眼魔的奴隸。

食人魔後來慢慢退化成一個新種族——即世人口中的獸人。他們是戈隆一脈中體形最小的後裔,盡管不具備身材和力量上的優勢,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智力與社群意識。正是通過緊密團結,集體行動,獸人們才得以在嚴酷的荒野中存活下來。

從巖石中形成的最初幾代生物——瑪戈隆、戈隆和獨眼魔——統稱為破壞者,他們宣稱自己是德拉諾貧瘠山嶺與多巖峽谷的主人。雖然這些破壞者各不相同,但都是戈隆的後裔,有著相同的始祖。即便沒有因此結成同盟,體內卻都流淌著那位古老巨人的力量。無論他們在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上如何迥異,所有的破壞者都對青蔥的綠野毫無好感。

破壞者遭到了原祖荊獸和其他植物生命體的頑強抵抗,那些對手統稱為原獸,孢子群落是它們共同的祖先。

和破壞者一樣,許多原獸也是在波塔安覆滅後誕生的,從那巨獸屍體上散落出的大量孢子飄落到野外,一邊削弱著巖石生物,一邊讓植物的力量不斷增強。

孢子為現存的植物體賦予了感知力。隨著一個個新物種相繼誕生,行走在這片大地上,叢林再次煥發了生機。一些身材矮小、頭腦簡單的生物被稱為魔莢人和孢子人,最為聰慧繁盛的新種族叫作木精。

木精有著深色的外皮,遍布德拉諾的廣袤原野。在它們的腦海中還殘留著對永茂林地的記憶,卻對孢子群落的真相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它們與戈隆和巨靈之間的那場大戰。

巨靈的遺骸

相傳有少數巨靈在與波塔安的激戰中幸存了下來,但它們也無一例外地受到了孢子的影響。數千年過後,它們的身體退化成了血肉之軀。

等到凡間文明在德拉諾星球上興盛之時,這些巨靈早就死去已久。獸人等種族會找到它們的骸骨,用來制造武器、住所以及飾物。這些種族堅信,仍有力量存在於這些巨人的遺骸之中。

即便如此,對永茂林地的粗淺印象還是對木精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奉原祖荊獸為神,將其視作偉大孢子群落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回聲。木精還拒絕自我意識,堅信個體靈魂只是聯結德拉諾萬千植物的整體精魂的一部分。

木精與原祖荊獸和其他植物一道,致力於守護林地。在此過程中,它們會不可避免地與破壞者發生沖突。

在此後漫長的歲月中,兩股勢力還會頻頻爆發沖突,但雙方都無力將對手徹底消滅。他們之間無止無休的戰鬥讓區域的界限漸漸清晰,並給德拉諾帶來了平衡。漸漸地,破壞者控制了戈爾隆德、霜火嶺、納格蘭以及阿蘭卡等地區,而原獸則在塔納安叢林、贊加海、法蘭倫、影月谷和塔拉多興盛繁衍。

阿蘭卡諸神

滲透進原始德拉諾各處的生命之靈原本催生了許多種動物,但這些野獸幾乎全都沒有躲過永茂林地和孢子群落的侵襲。

隨著永茂林地的消亡,動物們終於有機會重新奪回失地。波塔安散落的碎片變成了充滿生命之靈的林地,這些能量改變著這片土地,促使新生物種加速發展。

首先崛起的是體形龐大的巨獸,具有超乎尋常的力量。有些巨獸對木精和其他原獸掌握的自然魔法有著天然親和力,另一些則在汲取著德拉諾的元素能量。但也有部分巨獸沖出了現實界域,到宇宙中探尋光明與虛空的力量。

德拉諾的這些巨大動物雖然實力強大,卻也面臨著生存的困境。木精會用陷阱誘捕它們作為滋養荒野的食物,或是利用寄生的真菌把它們變成原獸的仆從。除此之外,戈隆與獨眼魔也喜歡對它們競逐追獵。在所有動物當中,最適應這個無情世界的當數長有翅膀的飛鳥類族群,只有它們才能展翅翺翔,躲過原獸與破壞者的滋擾。

大多數飛鳥類族群定居在阿蘭卡,那裏巨大的尖峰巍然高聳,俯瞰著當地的茂密叢林與沿海灌木林地。在那裏出現了三位神一般的生物——莊嚴的火鳥魯克瑪、兇殘的風蛇塞泰和狡詐的烏鴉之神安蘇。

這些神獸各具實力。魯克瑪的靈魂接觸到了原始的光明力量,這股能量聯結使她能夠召喚出魔法烈焰,兼具摧毀和滋養生命的力量。她那對火紅的雙翼始終被白熾的烈火席卷,卻完全不會被燒傷。

塞泰有著短小而強韌的翅膀,不能像魯克瑪那樣飛上高空,但他與存在於宇宙中的暗影能量體——虛空聯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