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9頁)

老頭顯然看出瑞博心中的想法,他立刻解釋道:“這個問題是當年我和麥爾以及海德閑談時提到的,最初好像是賊頭挑起了這場爭論,因為他說我和麥爾總是藐視他的經營方式,說他的經營方式是一種欺詐行為,因此他問我和麥爾,金錢的價值到底是什麽?”

瑞博搖了搖頭說道:“杜米麗埃先生,您的話我一點都不懂,您能不能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麽你們認為海德先生是在欺詐?”

“現在想來,還得當初說的並沒有錯,那確實算不上是欺詐,不過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深刻地研究這一切。你不知道,海德的經營方式完全與眾不同,他經營的是玻璃,這種利潤極高,同樣風險也極高的商品,海德在意雷買下了兩家工廠的優先供貨權,他可以隨時向這兩家工廠下訂單,但是,海德並沒有用正常的方式經營,他拿著簽了字的訂單就在南港尋找買家,通過墊付貨款,和先貨後款的方式,這個家夥聚斂了很多錢財,在這種交易之中,他幾乎沒有花費一分本錢。那時候,我和麥爾當然以為他是在欺詐。”老頭解釋道。

“那麽這件事情又和金錢的價值有什麽聯系嗎?”瑞博不解地問道。

“金錢是什麽?一塊圓形的金屬塊而已,既不能吃,又不能穿戴,你說它的價值在哪裏?為什麽金錢就能夠用來換取其他東西?”老頭問道。

“用來鑄造金幣和銀幣的金屬很稀有也很昂貴啊。”瑞博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說,金錢的價值就在於構成它本身的金屬成份,是嗎?”老頭問道。

瑞博點了點頭。

老頭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當初,我和麥爾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海德只用了一個例子便駁倒了我們。”說著老頭從床鋪地下眾多紙片之中抽出一張來,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數字。

“你應該知道,金幣並不是由純金鑄造的,一枚金幣中黃金的含量只占百分之七十左右,銀和銅差不多占百分之三十,但是,你是否知道,佛朗士五世時期,這位國王陛下為了擴充軍隊,因此鑄造了大量的金幣,但是黃金的產量畢竟有限,因此他大大降低了黃金的比例,黃金只占五成。”

“按照剛才的理論,這樣的金幣應該並不值錢,佛朗士六世是一個好大喜功,並且奢侈靡費的家夥,他鑄造了大量的金幣,而且金幣的含金量大大超過普通比例,那種金幣按照你的話說,應該是最為值錢的,但是,偏偏事實完全相反,佛朗士六世執政後期,物價飛漲,雖然鑄造了大量的金幣,但是金幣的數量仍舊不足,這個時候,內閣不得不將五世時代通用的金幣拿出來使用,一開始他們還擔心五世時代的金幣因為含金量不足,而不受認可,但是沒有想到,民間對於五世時代那些顏色較淺的金幣很有信心,一枚五世時代的金幣居然能夠兌換兩枚六世時代的金幣。”

“金錢的價值根本就不是以它本身的材質來衡量的,金錢只是一種替換物,我現在才知道,海德當初的那種經營方式並不是欺詐,他只不過將金錢這種替換物,以他的信用來取代了。

“他投入的就是他的信用,他事先構造了一個‘王國’,在這個‘王國’之中,他的信用可以像金錢一樣流通。”老頭興奮得揮舞著手中的紙片說道:“我研究了這麽多年,從這裏面我發現了很多東西。不為人知的東西,從來沒有人想過的東西。”

“你知道為什麽商人越多越活躍的地方就越富有?商人沒有生產出任何東西,而且他們占有眾多財富,但是像南港這樣的地方,窮人的生活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老頭問道。

“我倒不覺得南港的窮人比其他地方的窮人更加幸福。”瑞博苦笑著說道。

但是老頭根本就沒有聽他說些什麽,老頭仍舊那樣興奮地說道:“因為那些地方有更多工作的機會,商人們想要賺更多的錢,他們就要擴大經營規模,也就要雇傭更多人手,南港的窮人自然就有更多工作的機會和選擇的余地,那些勤奮或者有一技之長的人,自然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窮人們制造了更多的商品,商人們想方設法將這些貨物變成財富,當這種依存關系,形成了一定規模之後,就會像南港一樣,如同滾雪球一般迅速積累起龐大的財富……”老頭後來又說了什麽,瑞博一點都沒有聽進耳朵裏面。老頭對於南港的描述,激起了瑞博濃濃的思鄉之情。

瑞博不得不承認,老頭對於南港的認知極為準確,但是瑞博相信,老頭絕對沒有親眼見識過南港的貧民窟,絕對沒有走進過那些肮臟泥濘的小巷。那些寫在紙片上的數字和符號,僅僅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的一角。不過瑞博也不得不承認,南港確實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有著更多的機會。當初自己便編制著一幅美夢,用自己辛勤工作的汗水,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南港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同樣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