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甲蟲與蟬(第3/3頁)

上面引用的第三十九章後半部分所講的蟲,也很容易看出是蟎蟲或跳蚤等小小的蟲。在顯微鏡被發明之前,蟎蟲在長期以來都被冠以世界上最小的生物的頭銜,因而常被帕斯卡[17]和西哈諾[18]等十七世紀的思想家援用,以說明宇宙之廣闊。普林尼在第四十一章也提到了蟎蟲,摘錄如下:

羊毛及紡織品上的塵埃,也會催生蟎蟲。尤其是當中還有蜘蛛時,便會長許多蟎蟲。這是由於蜘蛛會為了尋求水分而吸收一切濕氣,直至濕氣全被吸幹。此外,紙莎草做的紙上也會長蟎蟲。

順帶一提,普林尼的《博物志》起初是寫在塗過蠟的寫字板上,之後再由書記員謄到紙莎草紙上。所以紙莎草紙對普林尼而言應當是非常親切的事物了。

注解:

[1] 尼基蒂烏斯·費古路斯,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古羅馬學者。最初記載鍬甲蟲的學者。鍬甲科中的磙鍬甲屬(Nigidius)和狹鍬甲屬(Figulus)的學名皆來源於其名字。

[2] 北希臘的古代城市。位於哈爾基季基半島。

[3] 神聖黃金蟲(Scarabeus Sacer)被古埃及人視作圖騰。當埃及法老離世時,其心臟會被切出,換上一塊綴滿聖甲蟲的石頭。

[4] 俗稱屎殼郎。

[5] 鍬甲蟲的學名是Lucanidae,與“盧卡尼亞之牛”的發音相近。作者在此處意指現今法語中的鍬甲蟲一詞,發音仍與“盧卡尼亞之牛”的發音相近。

[6] 這裏指的是歐洲深山鍬甲,學名為Lucanus cervus。Cervus意為鹿。

[7] 又稱天鵝絨金龜子、東方金龜子。觸角呈鰓狀,因此得名。

[8] 糞金龜的一種,多具有鮮亮的體色。以糞或腐肉為食。

[9] 學名又稱紅毛竊蠹,以木材為食。交配中的報死蟲習慣用頭部撞擊建築物的柱子。這撞擊聲猶如時鐘的秒針響,人們便認為是死神的秒鐘聲,報死蟲因此得名。

[10] 拉丁語原文為Cicindela,中譯虎甲。

[11]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被稱為Petits romantiques的流派,未查詢到其中譯名,故擅自譯為小浪漫主義。其主要人物有查爾斯·諾迪埃、泰奧菲爾·戈蒂耶等。

[12] 即安息人,生活在絲綢之路途中的安息帝國(帕提亞帝國)。

[13] 古希臘城邦,有一些克裏特島移民定居於此。曾先後被赫梯帝國、弗裏吉亞人、呂底亞、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統治。位於現今土耳其境內。

[14] 以荷馬史詩中奧德修斯的故鄉而聞名,荷馬在《奧德賽》中稱奧德修斯為“凱法利尼亞人的國王”。位於現今希臘境內。

[15] 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古羅馬政治家。曾任執政官,並被元老院選為東征統帥。後逼迫元老院任其為終身獨裁官。

[16] 古希臘抒情詩人,其作品主要是為節慶而創作的抒情合唱詩。

[17] 布萊士·帕斯卡,法國神學家、哲學家、物理化學家。早期對流體的研究、壓強及真空概念做出重要貢獻,包括帕斯卡定律等。後轉而沉思神學與哲學。

[18] 西哈諾·德·貝熱拉克,法國作家、哲學家。其著作《月世界旅行記》和《太陽世界旅行記》被視作科幻小說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