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昧(上)(第2/2頁)

波羅蜜道:“要找師父,用不著魚,我來施法尋蹤就行了。”

白姬道:“這錦鯉並不是用來找處寂禪師的,而是用來尋找空明禪之中的真相。”

波羅蜜懵了,道:“我們現在不去找師父嗎?”

白姬道:“禪師別急,真相才是關鍵。等找到了真相,處寂禪師也就得救了。”

波羅蜜想了想,道:“行!你年紀比我老……不,活得久,聽你的!”

紅錦鯉在迷霧石林之中遊蕩,魚尾飄逸如裙。

元曜發現,迷霧之中忽然出現了許多虛無縹緲的殘像。

一棵綠蔭蔥蘢的菩提樹下,有兩名異國僧人正在對話,一個是耄耋老者,一個正當壯年。

壯年僧人高鼻碧目,眼神明亮。

壯年僧人恭敬地道:“師父,弟子已得佛法真諦。四海宇內,天地廣闊,弟子該去往何處傳化?”

老僧道:“菩提達摩,你可去震旦(1)傳法,北去則成大道。”

壯年僧人道:“阿彌陀佛!弟子謹遵師命。”

壯年僧人乘船東行,一路上看到了人世如爐,蒼生如魔,民眾愚昧,不知真法。人們相互殘殺,盡行醜惡殘暴之事,整個世界如同地獄,充滿了血腥與罪惡。他歷盡艱辛,艱苦北上,在海中又經海難,九死一生。

紅錦鯉繼續往前遊去,姿態優美。

元曜看見了諸多殘像。

達摩入見梁武帝。

梁武帝問道:“寡人修造佛寺萬千。敢問大師,寡人有何功德?”

達摩道:“阿彌陀佛!無功,無德。”

梁武帝慍怒,拂袖而去。

達摩失落地離開了南朝,乘一葦渡江,繼續北上。

梁武帝醒悟功德真義之後,帶人追趕達摩,想要挽留他。梁武帝追趕到江邊,卻見滔滔江水之中,達摩乘一葦翩然而去,消失於水天盡頭。

達摩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洛陽嵩山,他在少林寺中面壁而坐,終日苦思冥想,參悟大道。

這一參悟,便是九年。

人們見這個胡僧終日面壁而坐,便給他起名為“壁觀婆羅門”。

達摩得道之後,開始傳播佛法,普渡眾生。

紅錦鯉遊過一座山峰,擺尾之間,姿態飄逸。

元曜又看見了一些殘像。

這些殘像之中,是達摩與兩名僧人在激烈的談佛論道。

達摩從中年僧人逐漸變成暮年老僧,他一生都在與這兩名僧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這兩名僧人一個穿著華貴厚重的青儐玉色錦斕袈裟,手持一百零八顆菩提子佛珠。一個穿著茶褐色無上袈裟,袈裟上綴滿了美玉寶石。

波羅蜜忍不住道:“這就是變成魔物的三個和尚……那個叫達摩的和尚特別奇怪,明明化作了魔物,卻又招手指路,讓我跟韋外甥出魔境。”

元曜道:“贈送處寂禪師空明禪的,也是達摩大師。白姬,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白姬道:“這兩位僧人一位是流支三藏,一位是光統律師,他們與達摩祖師因為宗派不同,一生都在較勁兒,宣揚各自的禪理和教義。有傳言說,流支三藏和光統律師因為嫉妒,毒殺了達摩祖師。我認為這是佛門因為宗派紛爭而陰謀捏造的無稽之談,不過從空明禪看來,三位大師至死都還堅持著自己的大道,毫不妥協啊。”

元曜冷汗,道:“三位大師一直爭論到死嗎?”

白姬道:“不僅是爭論到死,而是連死了都還在爭論不休。”

波羅蜜驚道:“這些和尚都瘋了嗎?大家都吃素,也沒誰偷吃肉,不知道有什麽好爭的。”

白姬道:“涉及大道與信念,這可爭論的地方就多了。”

元曜道:“小生不太懂佛門,請問誰爭贏了?”

白姬道:“誰都沒贏,誰都沒輸,大道千門,萬法成宗。”

注釋:(1)震旦: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