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七章 一千公裏高度的戰鬥,赤聯與帝國的血火星空(第2/3頁)

哈娜那清脆而沉靜的嗓音在三艘戰艦裏同時響起:“我們失去了389艦,這不要緊,敵人也付出了四艘男爵級的代價,現在我們三打六,按照交換比算,我們的優勢還大著呢!”

“大家不要指望我有什麽出人意料的戰術,在這個環境比敵人更可怕的戰場上,比拼的就是意志和技術!”

“大家盡量展開火力線,依照訓練出的戰鬥本能,還有之前的經驗,繼續奮勇作戰吧!”

“勝利屬於赤聯!”

艦員們同聲高呼“赤紅光輝照耀空海”之類的口號,操縱戰艦頂著狂亂風暴,努力調整航向、姿態和速度,轉動炮塔,炮口指向剛越過殘骸,露出細長艦首的帝國戰艦。

那是艘子爵級浮空艦,敵軍編隊的旗艦。跟三四年前旅人曠野之戰裏的同級艦已經完全不同,是艘長度接近二百米,總重三千噸以上的大家夥。

相對科技樹爬得太快以至於技術儲備線拉得太長,高層和相應技術負責人又有強迫症和完美癖,在戰爭爆發前沒能量產大型浮空艦的赤聯,曙光帝國的戰略規劃似乎更有前瞻性。

曙光帝國在旅人曠野之戰後總結了經驗教訓,新設計的各級浮空艦尺寸更大。即便是男爵級,都有接近兩千噸的體量。等魔法粒子技術成熟後,給戰艦換上更先進的元素爐,裝上威力更大的魔導炮,就足以適應新時代的戰爭,龐大的數量也讓艦隊迅速形成了戰鬥力。

赤聯更講求一步到位,寧願改裝舊型號角鯨搞出來大角鯨,也不願倉促量產不夠理想的戰艦,開戰之初並沒占到明顯上風。不過單艦相比,尤其是在這種“禁區戰”的狀況下,帝國戰艦的缺陷也很明顯。

比如缺乏魔鋼等高級魔導材料,只能大規模使用附魔強化的紫銅、普通鋼鐵甚至木板,導致防護脆弱。同時基於重構法術的魔導武器威力不足,而使用元素炮彈的魔導炮威力雖大,在環境幹擾下命中率又低得發指。

那堆殘骸就是鮮明的例證,赤聯的艦炮已經全部改裝為雷神之錘,雖然還是要受禁區的魔力亂流影響,但基於基本法則的炮彈速度極快,影響要小得多。

帝國戰艦的主炮使用投石法術,五公裏外開火能偏到目標五百米外。也因此帝國戰艦的戰術是更接近赤聯戰艦,最好貼到臉上開火。除此之外,中遠距離只能更多依靠各類射線炮以及改進了距離和殺傷範圍的禁咒炮。

這場按戰艦數量算四對十,按噸位算赤聯戰艦加起來還不如對方旗艦多的戰鬥已經持續了接近三個小時。作為前鋒艦的10389艦運氣不好,被對方的主炮集火,挨了好幾發大當量元素炮彈,拖著重傷的身軀離開戰場。可惜在機動過程中被禁區噴發的魔力風暴波及,失去動力,沉到了大地上。

上千公裏的高空重力要比地面小一些(雖然這是奇幻世界但是有重力設定比各種絲毫不考慮重力的科幻世界更科學),相對而言禁區風暴的牽引力更強。被打爆的戰艦殘骸相互擠撞,被風暴牽引著,就會漂浮在戰場中,把戰場切割得更加淩亂,戰鬥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機動上。

赤聯戰艦的炮塔上綻出片片火星,因為也沒有空氣,所以在大氣層裏拉出橘黃焰光的景象並不存在,只是炮彈表面剝落的細小微粒爆出火星(記住這是個很科學的奇幻世界)。一發發炮彈拖著只能看到隱約漣漪的尾跡,以肉眼完全跟蹤不到的速度射向敵艦。

殘骸堆裏攪起片片亂流,那是射失的炮彈。幾公裏外仍然打飛這不是雷神之錘的問題,而是禁區魔力亂流造成的。

不過跟排隊槍斃一樣,集中的火力越多,自然會有相當的命中率。

好幾發炮彈打中了目標,只見帝國戰艦的艦首一沉,亮起炫目的光團,應該是打開保險的元素炮彈被誘發了。

元素炮彈和炸彈的麻煩就在這裏,它的爆炸原理就是兩類提純後的元素核晶擠壓產生湮滅反應。只要打開隔離核晶的保險,一旦外殼被猛烈碰撞,就會爆炸。

光亮黯淡之後,可以看到敵艦的艦首不翼而飛,整艘戰艦也因為爆炸的作用力高高仰起,以大地為基準面看,像是在作眼鏡蛇機動。

旗艦被重創並沒削弱帝國編隊的士氣,又一艘子爵級戰艦沖出來,直接頂上艦尾,將阻礙航行的旗艦頂開。更後面的男爵級戰艦向下向外伸展,爭先恐後的加速,越過旗艦和前方戰艦,向赤聯戰艦開火。

密集的射線如雨絲般襲來,偶爾有似乎帶動心臟加速的力量波動掠過戰艦,那是最具殺傷力的元素主炮。

暴炎禁咒夾雜在其中,如猩紅光傘般擴展出數百米半徑的範圍。如果是在地面,這樣的禁咒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但在沒有空氣的高空,只要不被直接轟中,也就是閃瞎人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