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阿斯裏爾勛爵的迎客之道(第6/7頁)

“是她的主意。據她猜測,人在青春期的時候,有兩件事可能是相互聯系的:精靈發生變化以及塵埃開始沉積。如果把精靈跟人體分離,我們也許再也不必‘服從於塵埃’――也就是原罪了。問題是是否有可能既把精靈跟人體分割開來而人又不死。不過,她去過很多地方,見多識廣。比如,她曾去過非洲。非洲人有一套制造奴隸的辦法,稱為借屍還魂。這樣的奴隸沒有自己的意志,會不分晝夜地工作,從來不會逃走,也不會抱怨,看上去像是一具僵屍……”

“是沒有精靈的人!”

“正是。這樣,她便認識到,把人和精靈分割開來是可能的。”

“嗯……托尼・科斯塔跟我說過北方森林裏可怕的鬼怪,我想這些鬼怪可能是同樣的東西。”

“是的。總之,總祭祀委員會便因為類似這樣的想法而建立起來,也是出於教會對原罪著了魔般的執著。”

阿斯裏爾勛爵的精靈猛地抽動了一下耳朵,他把手放在她漂亮的腦袋上。

“他們進行切割的時候,還出現了另外一種情況,”他繼續說,“但是他們卻沒有注意。連接人體和精靈的能量非常巨大,切割的時候,所有的能量瞬間便釋放出來,消失殆盡。他們沒有注意到,因為他們誤把它當作休克、憎惡或道德上的憤怒;而他們受到的訓練是要他們對這種現象麻木不仁。於是,他們便忽視了這種能量的作用,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利用這些能量……”

萊拉坐不住了。她站起身,走到窗前,盯著外面無邊的黑漆漆的一片,但實際上她什麽也沒有看。他們太殘忍了。不管解開原罪之謎有多麽重要,要像對待托尼・馬科裏奧斯那樣來對待別人,真是太殘酷了。這樣做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那麽你在幹什麽呢?”萊拉問,“你有沒有做過那樣的切割?”

“我感興趣的是另外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我認為總祭祀委員會做得還不夠,我要直接找到塵埃本身的來源。”

“來源?那它是從哪兒來的?”

“來自於另外一個宇宙,我們可以透過極光看到那個宇宙。”

萊拉再次轉回身。她父親正仰靠在椅背上,悠然自得而又堅強有力,兩只眼睛跟他精靈的眼睛一樣兇猛。萊拉並不愛他,也無法信任他,但是卻不得不佩服他,佩服他在這個了無生機的荒地。上聚集起來的極度奢華,佩服他強大的野心。

“另一個宇宙是怎麽回事?”她問道。

“多得難以計數的平行存在的世界之一。女巫幾百年前就對它們有所了解,然而,用數學方法第一個證明它們存在的神學家卻在五十幾年前被逐出了教會。但這是事實,是沒有辦法予以否認的。

“但是,從來沒有人想過我們有可能從一個宇宙跨越到另一個宇宙。我們原來認為,這樣是違反基本規律的。嗯……我們錯了,我們通過學習研究,看到了我們上方的那個世界。既然光能夠穿越不同的世界,那麽我們也能。萊拉,就像你通過學習研究學會了使用真理儀一樣,我們過去只能通過學習研究來逐漸發現那個世界。

“現在,那個世界,以及其他所有的宇宙,由於可能性而出現了。比如說你拋硬幣:硬幣落下來的時候,有可能是正面朝上,也有可能是反面朝上,在它落地之前,我們不可能知道哪一面朝上。如果是正面朝上,那就是說它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了。但是在這一時刻之前,這兩種可能性是相等的。

“但是,在另一個世界,硬幣卻的的確確是反面朝上。這種情況一出現,這兩個世界也就分割開來了。我用拋硬幣為例想把它說得更清楚些。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是在基本粒子的層面上消失的,但其消失的方式是完全一樣的:在某一時刻存在著很多可能性,在另一時刻,只有一種可能性成為現實,其他的可能性便不復存在――除非其他世界突然出現,如果那樣的話,那麽,那些可能性便的確成為現實。

“而我就是要走進極光後面的那個世界中,”他說,“因為我認為,我們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塵埃都來源於那個世界。你看過我在喬丹學院的休息室裏給院士們放的幻燈片,你看到塵埃從極光那裏傾瀉到這個世界上,你也親眼看到過那個城市。既然光能夠跨越不同宇宙之間的障礙,既然塵埃能夠跨越,既然我們能看到那座城市,那麽我們就能建造一座橋梁,穿越過去。這需要突然之間釋放出來的能量,但我能做到。那個世界中的某個地方就是所有塵埃的源頭,是這個世界上一切死亡、罪惡、痛苦和危害的源頭。萊拉,無論人類看到什麽,都有一種要摧毀它的欲望。這就是原罪。我要把它摧毀,到那時候,死亡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