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培養與跑路的亞歷山大(第4/4頁)

輪回者與劇情人物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隨著一枚枚大源依序融入呂布體內,呂布體內的能量強度瘋狂攀升,大源撕扯著呂布的身體,將呂布撕得傷痕累累,不死不滅卻又生效,更有王維提供的能量作為補充。

一時間,呂布陷入了一種生不如死的境地!

但成就規則之力的過程,卻並不如何順利。

天空中,王維啟動規則視界,看著呂布體內的情況,王維慢慢皺起了眉頭。

呂布的身體適應大源的過程,相當緩慢……

只有王維的十分之一左右……

即便王維給呂布套上連鎖,附加法則親和天賦,再加上神國由於吞噬了不滅的你劇情世界,本身也有法則親和的特性,兩重增益疊加後,呂布適應規則之力的速度,也只有王維的十分之三。

這不僅僅意味著大源消耗的增多,更意味著失敗率大增!

“果然不是這麽好做的啊……”

嘆息聲,從王維口中傳出。

而其中的內因,王維看了兩眼,也算是看明白了。

劇情人物,與輪回者的身體構造,並不相同……

這個所謂的身體構造,並不等同於身體的器官構造,而是對法則之力的親和、感應程度。

眾所周知,三國世界是缺項的。

這個世界本身,並沒有血統和異能。

其實,這種情況在劇情世界中很常見——有的劇情世界沒有職業,有的劇情世界沒有功法,零零總總不足一一道也,而輪回者們,也都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了。

而直到這一刻,王維方才發現這種現象的本質。

規則的缺失。

沒錯,對比樂園主城……劇情世界內的規則之力濃度並不算強,成長於這種劇情世界內的劇情人物,先天性的便少了一種對規則之力的親和能力。

從這一點上,其實還能引申出更多的問題。

比如說……

從規則角度出發,輪回者與劇情人物輪回者,是否還有區別?

聖子是否也有特殊之處?

秦皇、王維,與聖子相比較,是否也少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而這種區別,是否也在天賜之石的算計之中?

亂七八糟的念頭從王維心中閃過,而下方,呂布的咆哮聲也越來越慘烈。

難度增加,痛苦亦相應增加。

他比王維所受的折磨更多。

然而,王維卻發了狠。

王維的選擇除了呂布,也就是趙雲黃忠等人,他們將會遇到與呂布同樣的問題,換言之,王維是沒得選的。

“挺住,挺過去,你就能得到更強的力量!”

“多強?”

“僅次於我。”

“我……我能忍住!”

聽到力量,大布布似乎堅定了信念,他一咬牙,慘叫聲便被生生咽進了肚中,而王維亦是目光發狠,更多大源被王維送入了呂布體內,毫不在意能量損耗。

既然沒得選,他就得一條路走到黑。

不就是大源麽?

只要呂布挺得住,老子的大源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轟隆”一聲巨響。

新長安遠方,一座一模一樣的城池憑空而生,內裏人聲鼎沸,卻是王維,已經將長安城,生生融入了神國之中。

而隨著神國的土地再次延展,更多的民眾融入神國,王維神國內產生大源的速度更快了一分,這給了呂布更多的補給和更多的痛苦,但也加快了呂布成就規則之力的速度!

王維一心二用。

一方面,他主持著神國吞噬主世界一事,另一方面,他還主持呂布成就規則之力一事。

而很快,更多的事情找到了王維頭上。

僅僅是一周之後,諸葛亮來訊。

“陛下,亞歷山大這邊出了問題。”

“什麽問題?”

“他跑沒影了……”

王維:“???”

“什麽叫跑沒影了?”

“就是……他自己走了,把自己的領地和臣民扔下後,自己跑了……”

王維:“……”

主世界對軍主的意義不言而喻。

有道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但有一個問題在於。

軍主是長腿的。

當軍主,真的面臨了不可抗力之時,誰又敢保證,這名軍主不會拼著主世界不要,而保存下自己的性命呢?

其實亞歷山大還有後路。

他的主子,魔,只是被封印,又不是徹底垮台,甚至於魔的力量,依舊是當世之最,這一次,亞歷山大不要主世界了,保存性命以待局變,這也不失為是一個上佳的選擇。

就是苦了王維……

轉念一想,王維倒也轉變了心態。

沒啥苦不苦的。

技能天賦什麽的,跑了就跑了,土地人口軍隊啥的,亞歷山大又帶不走,這次正好打包收走,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