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國演義與新的長安(第2/4頁)

張溫毫不意外,只是平靜道:“臣領命。”

……

羅貫中,雖為讀書人,卻只是一介草民。

雖然新死,但墳墓並不好找。

張溫派人打探,卻也需要一些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當中,呂布、趙雲,帶著三十名血神衛,乘船出發,在李海同的指揮下,前往阿茲特克。

航海,需要的時間更長。

也因此,現在王維面對的大事,也只有削藩一事了。

這事兒進行的分外順利。

二十五名大軍團軍魂統帥,各自率領兵將,直接抵達藩王們的封地。

於城門之外,統帥們宣讀聖旨,給出了“或降或死”的貼心建議。

二十五位藩王之中,有十一位選擇投降,剩余的十四位,可能早就聯合在了一起,在大軍臨門之際,選擇了奮起反抗。

北京城外。

當張遼剛剛宣讀完聖旨之後,箭雨便已經劈頭灑下,城墻之上,燕王朱棣滿目冷色的盯著張遼,反意已是分外明顯!

然而……

伴隨著叮叮咣咣的敲擊聲。

鐵鑄的箭頭,射在張遼麾下破爛的甲胄上,卻紛紛折斷,身後的軍隊剛剛嘩然,便被張遼的怒喝聲打斷!

“上去,給我宰了他!”

說完,張遼頭一轉,看向了身邊新組建起的親兵隊和數十名血神衛。

“督戰隊準備。”

“這一戰,就借著這個燕王朱棣,磨一磨京營這柄快刀!”

明皇麾下的京營,那是比千人規模的無雙軍團還要強大的存在,但瞧瞧現在這京營是何樣子?

此刻,王維開啟超時空傳送通道的主意已定,換言之,現在這裏的部隊,在未來,那都是王維手下的戰卒。

現在王維麾下大軍團軍魂統帥不少,但能滿編的卻沒幾個,王維曾明言,這些將士,未來將會分配給張遼等新的大軍團軍魂統帥。

為了自己,張遼也少不得要發發力,使使勁兒了……

聲音剛落,軍魂之力便已經彌漫開來,然,無窮光卻又從朱棣身上揮灑而出——他,乃是萬軍之主,且實力不弱。

但在王維和張遼面前,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京營烏烏泱泱一擁而上,初時還有懼意,但很快,他們便發現新的力量從體內瘋狂蔓延開來!

在這力量的增幅之下,敵軍,竟顯得不堪一擊!

張遼的督戰隊,到底還是沒用上……

當燕王朱棣被擒之時,總戰損也不過寥寥。

看著被五花大綁的朱棣,張遼禁不住搖了搖頭。

“連當磨刀石的資格都不夠啊……”

說著,張遼便對一旁的耿炳文開口道。

“還要麻煩將軍,押著此人,返回京都復命了。”

剛才一戰,哪怕張遼沒出手,曾經跟明太祖混過的耿炳文,也能看得出張遼的能耐和實力,此刻張遼開口,耿炳文根本沒有不從的理由。

他只是疑惑道。

“那不知將軍……”

“哦,北方蒙古還有敵人。”

張遼語氣平淡,目眺遠方。

地圖什麽的,勢力版圖什麽的,王維都給了麾下的統帥們,此刻打燕王沒盡興,張遼竟把主意,打到了蒙古頭上。

雖然王維沒交代給張遼這個任務,但想了想,張遼覺得自己還是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對此,王維肯定也是樂見其成的。

……

一周之後。

今日,王維破天荒的開了次早朝。

早朝之上,二十五路藩王盡皆俯首,他們或站,或被捆的擠在大殿之上,被滿朝文武圍觀。

龍椅之上,王維理所當然的接到了任務完成的提示音。

但區區10W征戰點數,很難讓王維產生什麽情緒波動。

“所以,削藩一事就算是解決了吧?”

賈詡出列道:“陛下神威!”

“陛下神威!”

眼看著文官之首賈詡都拍了個馬屁,其余人等自然也沒有不趕快跟上的道理。

而王維,卻只是默默點頭。

他看向了朱棣,卻見朱棣也正看著他,此刻的朱棣,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大侄子,為何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四目相對後,還是朱棣慢慢低下了頭。

這個後世的明成祖,已經早在與張遼戰時,被打掉了所有的精氣神。

王維也沒什麽落井下石的必要,按照早朝的流程走了一圈後,王維打著大大的哈欠,宣布散朝。

剛一散朝,張溫便找上了王維,他開口道:“陛下,羅貫中先生的墓冢已經找到了。”

用了一周的時間……

這效率,只能說還可以。

聽罷,王維微微點頭:“帶路吧。”

……

羅貫中也不能說一生清貧。

身為一個讀書人,還有點兒筆杆子,在這年代也算是人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