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一統的開始與回歸(第4/5頁)

事實上,王維已經準備實行這一步了。

諸葛亮,司馬懿,周瑜,已經分別在三個次世界做完了準備,只待王維出場露面,來演一場戲。

但只是登基,沒什麽卵用。

這第二步,與第三步是聯動的。

這一步,才是真正麻煩的地方!

王維以前,並未花費太多精力,去拓展次大陸的劇情線路,他的外交手段,只是“打打打”“殺殺殺”“幹幹幹”。

外交?

我跟你們玩兒什麽外交?

我直接弄死你們,搶你們的地盤,搶你們的女人,把你們的孩子化成我的戰士和奴隸,這多好?

這多簡單?

但,這個並非是觸發世界大戰任務的正確方式。

主要原因是王維太快了。

找到目標,直接開幹,幾個月之內幹完,亡國滅種。

在古代,消息傳輸不暢,王維在歐洲大陸做完了這些事情,消息可能根本就傳不到亞洲大陸那裏,可能對於遠一些的大帝國來講,王維的漢帝國,只存在於傳說當中,如此,自然引發不了全世界對王維的敵意與戒備。

所以,再想通了這些之後,王維果斷換了個打開方式。

……

進入任務的第20個月。

亞瑟主世界。

司馬懿坐在曾經亞瑟的皇宮之內,與麾下文武一同處理著文案。

軍魂之證,司馬懿已經用了。

最後的結果,卻還是比諸葛亮差了一些——150W人的軍團規模雖然不低,卻的確被諸葛亮壓了一頭。

正值此刻,宮殿門口傳來腳步聲。

司馬懿擡頭,便看到一名身穿黑色鎧甲的戰士,龍行虎步的走了進來。

“見過將軍!”

此人如此對司馬懿說道,聽罷,司馬懿那陰沉的臉上,也不由流露出笑容。

“花留將軍,事情辦得如何了?”

花留。

死亡騎士。

天賦出色,實力強大,已經堪堪達到了一流武將的水準。

聽到司馬懿的問題,花留立刻回答道。

“已經與這個世界的其他大帝國搭上了線,司馬朗先生已經出發,準備執行下一步計劃。”

司馬懿的計劃很簡單。

王城之中準備登基儀式——這個很簡單,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只等王維到來,演完這最後一步。

而重點,就在於與其他大帝國的溝通事宜上。

這部分,王維交給了司馬懿,司馬懿又交給了花留和司馬朗這一武一文。

王維對亞瑟主世界的開拓力度,並不太大……當時諸葛亮平定了大不列顛半島之後,擴張的腳步便已經中止。

重點目標轉向了內政和維穩方面。

司馬懿接手這一攤之後,依舊維持曾經諸葛亮留下的方案,對外探索也不太多,而現在,隨著王維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司馬懿也將目光瞟向了國外。

不看不要緊,這一看,喲,好家夥……

這個時代也是相當波瀾壯闊的。

大帝國數量,甚至比三國劇情世界還多了一個!

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笈多帝國、阿提拉帝國、北魏帝國。

薩珊波斯,就是阿爾達希爾創立的那個,在亞瑟所處的這個年代,薩珊波斯王朝依舊還在,實力也不弱。

而笈多帝國、阿提拉帝國的實力,也都要比北魏更強!

倒是一直屹立於眾民族之巔的華夏民族,在這個時代慘遭奴役,處境並不好。

而探完了情報之後,司馬懿便準備建交,待到王維登基之日,邀請四國使者前來見禮。

當然,裏面的一些小小布置還需要花點兒功夫——比如說將這些使者換成自己人,讓他們在登基儀式上挑起矛盾之類的。

總而言之,這個任務,司馬懿在這次任務當中,大抵是做不完了。

諸葛亮也如此。

居魯士主世界的情況更為復雜,即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三個位於古中東的帝國,地盤小,人數少,本來當不得帝國之名,但在那個年代,哪裏有什麽超大帝國的說法?

矮子裏面拔高個,即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以及春秋時代的幾大霸主,便成了諸葛亮攻略的目標。

人數多,變數就多,事情就變得繁瑣麻煩。

倒是周瑜的速度最快。

成吉思汗的地盤本身就大,橫跨亞歐非三大陸。

金朝被成吉思汗打得不要不要的,宋朝也是個慫貨,雖然經濟實力相當可怕,但武力是真的沒什麽好說的。

然而這個時代也不是沒貨。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

德裏蘇丹國。

法蘭西王國。

皆是人口過千萬的超大型國家。

再加上蒙古帝國兇名赫赫,當成吉思汗被王維擊斃後,王維便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兇威,自然引發其他國家的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