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2/2頁)

“此乃表象,事實上,用何理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一夜間攻下江州,蜀將嚴顏、大將吳懿先後投降,加上劉璋送來的三十萬石糧草,劉備如今就算沒有荊州供應糧草,也無糧草之患。”徐庶笑道。

“先生是想讓我等如劉備一般,打著支援蜀地的旗號,助劉璋退敵?”崔耿笑道。

“自然不是,我此番入蜀,見了幾位蜀地名士,此番劉備入蜀,說到底,是東州士支持,但同樣蜀中士族與東州士本就矛盾不斷,如今東州士支持劉備,而劉璋到如今尚不明真相,若劉璋肯歸降朝廷,我等自然可以入蜀,將那劉備趕出蜀地!”徐庶微笑道。

“這……”武義皺眉道:“劉璋肯降?”

“劉璋此人,生性過於仁厚,但手腕不足,當年劉焉在世時,以鐵血手腕借助東州士打壓蜀中士族,後來劉焉死,劉璋在趙韙、王商等人扶持之下登位,是以蜀中士族開始擡頭,這兩派早有爭端,只是劉璋生性仁厚,不願再起爭端,想要平衡兩派矛盾,只可惜,手腕不足,反而讓東州士不滿,這才有劉備入川之事。”

“如今蜀中大將張任受傷,東洲將領接連投降,劉備於蜀中大勢已成,只待攻下成都,便可盡得益州之地,劉璋此刻若不想淪為階下囚,便只能投降我等,此番我入蜀地,拜會了黃權、趙累等一幹蜀中名士,說服劉璋投降應當不難。”

劉備拉攏的是東州士,那徐庶自然就只能找蜀地本土士族來幫忙了,這些本地士族若論底蘊,可比東州士強悍很多,而且更有民心,這些人願意支持朝廷,就算劉璋不願,但這葭萌、劍閣卻是很容易的道。

換個角度看,劉璋如今已經身陷絕境,敗亡是遲早的事情,向劉備投降還是向陳默投降?劉備雖然同為宗親,但劉備做的這事兒,恐怕再脾氣好的人,心中也難免有怨氣,而且算底蘊,劉備是半個荊州之主,而劉璋可是蜀王啊,如果向劉備投降,這牌面就說不過去,但陳默這邊就沒什麽顧慮了,作為如今天下唯一的異姓王,陳默的地位自不必多說,這是目前為止唯一得到朝廷認可的王,甭管這朝廷是怎麽認可的。

而且相比於劉備,陳默手握大半江山,一生征戰少有敗績,最重要的是,陳默比較厚道,別管旁人怎麽說,但縱觀陳默這些年,征戰天下,卻從未有過殺降之事,劉璋投降,如今的權勢自然不復存在,但至少也能混個富貴王侯。

該怎麽選,劉璋只要不傻就會懂。

武義聞言目光一亮:“如此一來,我等入蜀易也!”

“先別忙,此番入蜀不是關鍵,最大的難處是劉備。”徐庶擺擺手道:“此人可不易對付,這些年雖然屢戰屢敗,但當年二袁如今已是冢中枯骨,但劉備還活著,曾與王上爭雄天下的曹操也死了,劉備卻比當年更加強盛,能否擊敗此人,才是此行關鍵,否則便是過了兩關,也難得蜀地,有東州士相助,加上劉備麾下猛將不少,我等入蜀之後,如何將其驅逐出蜀,才是關鍵!”

“這……”武義皺眉道:“此人有這般厲害?”

“自然有。”徐庶點頭道:“莫要小覷他,便是王上對此人,也是贊譽有加,此番伐蜀,伐的便是劉備!”

“在下明白,先生放心,義必不負王上重托!”武義肅容道。

徐庶點點頭道:“將軍的本事,庶自然知曉,且先去準備吧,益州那邊,應該也快來消息了,將軍當隨時做好入蜀準備。”

武義點點頭,當即開始將兵馬向葭萌關一帶聚集,當初陳默讓武義入漢中,給了武義四萬兵馬,張魯投降,又得了漢中之兵,經過這數月訓練,已然能夠成軍,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馬由崔耿帶領守衛漢中之外,武義集結了足足八萬大軍準備入蜀,這個數量,便是劉備得了東州士之助,也難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