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帝王時代(第2/2頁)

劉能年方十八,人不算太聰明,之所以投奔陳默,不是因為這裏是朝廷,而是因為當初陳默給的待遇不錯,要知道,陳默這些年來,滿朝公卿的俸祿可一分沒發過,但漢室宗親只要肯來,陳默這裏的待遇就不會差,劉能是個敗家子,家財被他敗光,父親被他氣死,最後自謀生路卻又無生財之道,只能仗著漢室宗親的名頭四處蹭飯,後來聽說陳默這邊待遇不錯,就來了。

陳默這邊漢室宗親本就不多,因此選擇起來,反而容易,血統純正的,就劉能這一個,事情自然也就變得簡單了許多,除了劉能之外,其他漢室宗親多是旁族或沒有錄入族譜,雖然劉能本身並不優秀,但對於如今的天下來說,天子……不需要優秀。

而陳默回洛陽之後,還迅速處理了兩件事,其一便是向曹操潑臟水,指責曹操弑君,其二便是命武義屯駐於中牟一帶,將張繡送入武義麾下聽命,同時調徐晃入河內,余昇則被調往武義麾下,專門負責中牟、開封一帶的防線布署。

除了這兩件事,還有一件事情,陳默門下幕僚賈詡因多日不曾理政,被陳默下獄,當然,賈詡平日裏就沒什麽存在感,而且官員曠工這種事可大可小,陳默如此做法,顯然也有整頓風氣的意思,相比於如今關乎天下的大事而言,賈詡被下獄這種小事,很難引起旁人的注意。

北方三雄在天子駕崩之後不久,便迅速擁立新帝,也讓其他諸侯看到了脫離掌控的希望,幾乎是在陳默、曹操擁立新帝不久之後,江東孫策也迅速做出了反應,擁立劉基為帝。

劉基乃劉繇長子,而劉繇乃是高祖之子齊悼惠王劉肥之後。

孫策橫掃江東,擊敗劉繇之後,劉繇逃往投奔劉表,卻在次年於豫章一帶病逝,後來孫策討伐江夏時,途經豫章時,悼念劉繇,並將劉繇之子帶回來善加禮遇,而劉基今年剛滿十六,姿容美好,有威儀,頗得孫策喜愛,如今天子駕崩,孫策第一時間便想到立劉基為帝。

在與劉基以及江東文武商議之後,便迅速定下決斷,在劉能、劉威登基一月之後,在柴桑登基稱帝,孫策領大將軍之職,總覽江東軍政。

雖然有些自娛自樂之嫌,不過以劉基的出身,擁立為帝也的確夠格,所以孫策這個大將軍還是有些分量。

四帝先後被立,之後,劉表和劉璋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尊帝?尊哪家?稱帝的話,他們出身倒是足夠,但自立為帝的話,沒人聽,荊州士族並不支持劉表稱帝,而蜀中劉璋雖然繼承益州已經有幾年了,但人心未附,也擔心陳默因此出兵攻蜀,所以遲遲舉棋不定。

最終,劉表自領楚王,劉璋見劉表稱王之後,便自領了蜀王,至此,天下雙王四帝,雖然格局沒變,但政治形態卻出現了變化,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算是徹底過去了。

南陽,呂布其實在看到四周人稱王稱帝,也想立個帝王,便找張遼來商議此事。

張遼覺得自己挺苦的,既要當將軍,還時不時充當呂布軍師的角色,呂布的思路是對的,以呂布現在的家底,擁帝肯定不行,但擁王的話是沒問題的,但是……

“主公,南陽何來漢室宗親?”張遼看著呂布,無奈道。

“沒有麽?那劉爽……”呂布愕然的看著張遼,他記得有個叫劉爽的主簿。

“主公,劉爽只是姓劉,並非漢室宗親,不是姓劉就是漢室宗親,這得有皇室族譜確認,或是自家族譜也行,再或者得眾人認可。”張遼無奈道,天下漢室宗親雖多,但並非隨便拉個姓劉的出來就能當這漢室宗親的。

呂布有些失望的點點頭,不過他的煩惱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袁術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