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2/2頁)

董承乃是牛輔舊部,其女也是在李傕的建議下嫁給了天子做貴人,算是自家人,李傕對董承的話,還是能夠聽進去的,聞言點點頭,換做是他,也不會立刻就起用降兵,一旦臨陣倒戈,那三軍可能直接就崩了。

董承看了看周圍面色難看的大臣,微笑道:“再說陳默得並州,後來又得弘農、洛陽,北有雲中、雁門等地胡患,西有華雄將軍掣肘,東面還有張揚、曹操,便是這兩年招募了一些兵馬,也需防備四方,且都是未經戰陣之新軍,如何能與我西涼悍卒相抗?依在下看來,此番新豐之兵,八萬不過是虛張聲勢,能有四萬已然難得,更何況皆為新兵,以我西涼軍之精悍,末將以為,將軍只需領兩萬之兵便可輕易敗之!”

“董衛尉未免太過小覷長陵侯一些!”趙溫聞言冷笑道:“長陵侯雖起於微末,但這些年來,可曾見他有過敗績?”

“中原無人,致使小兒稱雄,司空可曾想過那陳默這些年所遇敵手為何人?汝南葛陂賊、河東白波賊,皆乃不通兵法之賊匪,當年與袁術戰於伊闕關,也不過借了我西涼軍之勢爾,如何能與我西涼悍將相抗?”董承朗聲笑道,隨即對李傕一禮:“將軍,末將願率軍迎戰陳默,只需兩萬精兵,便要教他知道我西涼軍絕非黃巾賊匪那等烏合之眾可比。”

這話李傕聽著舒服,不過兩萬兵馬可是如今長安大半兵力,樊稠跟張濟多半是降了陳默,也讓李傕對這些將領心中存疑,當下搖了搖頭道:“此戰,我當親自迎戰陳默,以樹軍威。”

雖然董承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李傕跟陳默共事過一段時間,此人年紀雖幼,但領兵打仗還是頗有一套的,更兼詭計百出,不聲不響的,便將樊稠和張濟給策反了,除了自己之外,李傕也想不出自己麾下眾將誰還能戰陳默,還是自己領兵保險,這世道,外人靠不住。

李傕要親自領兵,眾人自然沒有意見。

這次李傕出兵兩萬,幾乎將大半兵力拿出,留守長安人選自然就至關重要了,朝中這些大臣心裏不定指著自己戰死,讓外人來守,李傕不放心,最終李傕讓自家侄兒李暹擔任右中郎將,負責守備長安。

李暹是上過戰場的,當初雖然丟了大谷關,但作戰上,李暹其實不算輸,他也成功偷得了袁術的營寨,只是袁術兵多,李暹吃了兵力不足的虧,相比於外人,自然自家人更值得信任,自家三個堂弟領兵在外,防備郭汜,如今也只能矮個裏面挑高個了,李家下一代之中,還真的只有李暹領兵算是不錯的。

臨行之前,李傕還將李暹招來囑咐道:“朝中大臣不可輕信,我兒定要將軍權抓在手中,若遇敵軍來犯,切記當心城中那些大臣作亂。”

“叔父放心,孩兒知道該如何做!”李暹連忙拍著胸脯保證。

李傕點點頭,又將侄兒李利、李進,外甥胡封招來一一囑咐,讓他們好生配合李暹守城,李式則被李傕帶在身邊,隨軍出征。

安排完長安之事以後,李傕方才點齊兵馬,率軍出征,直撲灞水。

李傕這邊一走,李暹便將三個兄弟招來道:“叔父臨走前,讓我等防備朝中這些大臣世家,你們說這些人既然靠不住,此等時候又何必留著?”

李利在一邊笑道:“兄長之意是……”

“我以為,當助叔父掃平朝中障礙。”李暹嘿笑道:“比如那謝氏!”

李利三人聞言都笑起來。

旁人或許不知,但他們作為兄弟,卻知道李暹為何要對付謝氏,謝氏乃蜀中大族,至於跟李暹的恩怨,還要從皇甫家說起,皇甫嵩有一女,甚為貌美,李暹心儀許久,上門提親卻被皇甫嵩毫不猶豫拒絕,隨後便嫁給了謝氏謝援,此事,李暹一直耿耿於懷,奈何皇甫家乃是關中大族,謝家有皇甫家撐腰,李傕也不想胡亂招惹,是以李暹也不敢造次,但對謝援卻是一直記恨著,如今李傕一走,李暹成了長安的實際掌權者,不知輕重,卻是打起了收拾謝援的心思。

三人在西涼蠻橫慣了,對此倒是頗為贊成,李傕一走,這長安還不是他們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