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2/2頁)

琴聲依舊,知音難覓。

“孩兒遵命!”陳默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點點頭應下來。

又陪了蔡邕半晌之後,陳默才收了焦尾琴,帶著徐庶從蔡府出來。

“主公,恩師他……”徐庶看著陳默,有些擔心道。

“放心,嶽父雖然悲傷,但他還有牽掛在,漢書尚未著成,還有女兒、外孫,嶽父有太多牽掛,這人一旦有了牽掛,就不會那麽容易死。”陳默笑了笑。

“那盧公……”徐庶疑惑道,難道盧植就沒有牽掛?

“盧公這一輩子最大的牽掛便是這大漢,其實當年董卓入朝的時候,盧公恐怕便已經灰心了,聽說後來當了袁紹的軍師,但袁紹所為,怎麽看都不像有恢復漢室的意思,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恢復漢室更是……”說到最後,陳默也不禁一嘆。

老人家一輩子的信仰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他其實可以理解盧植晚年的心態,陳默抱著琴一邊走一邊道:“本想去上谷拜訪,卻一直未曾抽出時間,不想上次一別竟是永別。”

徐庶默默地點了點頭,在這樣的時代,有些人一別可能就真是一輩子了。

將陳默送到府門前,徐庶拱手作別,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去處理,如今的徐庶是處於半學半出仕的狀態。

陳默回到府中,將焦尾琴交給蔡琰。

“夫君,此乃家父之愛琴,怎會……”蔡琰疑惑的看向陳默。

陳默將盧植之事說了一遍:“嶽父如今多少有些悲涼,夫人平日裏無事,可去探望一二。”

蔡琰默默地點了點頭,對陳默斂衽一禮:“多謝夫君。”

“你我夫妻,本該如此,何須言謝?”陳默伸手扶住妻子道:“走吧,去母親那裏坐坐。”

……

盧植走的無聲無息,但當這個消息傳開的時候,陳默下令治下全境衙署縞素,三日不得辦喜宴,袁紹也停止了一切軍事活動,公孫瓚作為盧植的弟子,更是令全軍披孝,曹操、袁術皆是如此。

每個時代都有著每個時代的印記,桓帝時期有李膺、陳藩,靈帝時期則是以三君為首的名士風流,而在黃巾之後,時代的印記便是盧植。

天下混亂,諸侯漸起異心之時,唯有他在為大漢而終日奔走,盧植不止一次有過擁兵自重的機會,但哪怕朝廷猜忌,奪他兵權甚至下獄,盧植都沒有過一絲反抗,而是毫不猶豫的放棄手中兵權,回到洛陽,哪怕心中有再多的不滿,也從未抱怨過一句,無論其才還是其德,名士無雙這四個字,盧植都當之無愧。

說這是屬於盧植的時代或許有些過了,蔡邕、鄭玄、朱儁、皇甫嵩這些老一輩文武同樣耀眼,在各自的領域成就未必就比盧植低,但將盧植作為這個時代的印記來說,恐怕沒人會反對。

盧植的去世,蔡邕隱居河東不理世事,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傷感也好,悲痛也罷,這世間之事,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留,哪怕有通天的本事,也抵不住歲月的流逝。

盧植的死,也只是讓諸侯稍稍停下了幹戈,在悼念之後,袁術再度起兵攻往陳留,同時袁紹也將長子派往青州,準備與公孫瓚爭奪青州,天下戰亂在開春之後再度興起。

河東,安邑。

“主公!長安剛剛送來消息。”滿寵快步來到陳默身邊,將一卷竹簡遞給陳默道:“李傕命張濟、樊稠屯兵於新豐一帶,看樣子,有向我軍動兵之意。”

陳默伸手接過竹簡,皺眉翻看一番後,思索道:“這個時候看來是缺糧了。”

“正是!”滿寵點點頭道:“自去歲開始,西涼軍大肆抄掠百姓,致使大量百姓遷往這邊,如今單是河洛一帶的戶籍造冊已有十三萬戶之多。”

“我現在不太想打。”陳默皺眉道:“如今我軍老兵多派至各方戍敵,新軍雖然不少,但恐怕難與西涼軍抗衡。”

就算借著地利打贏了,那也是慘勝,陳默不想把寶貴的兵力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消耗戰上,就算贏了,損傷慘重的話,也難趁勢占據關中。

“主公,若是華雄將軍……”滿寵知道華雄與陳默關系不錯,而且華雄率軍占據左馮翊之後,陳默從未在那邊戍防,而華雄也沒在那邊屯兵,陳默雖然沒說,但顯然,華雄跟陳默之間,是有著一些暗盟的。

“他暫時不能動。”陳默搖了搖頭,知道滿寵看出了什麽,不過華雄和徐榮是自己吞並關中的兩顆要子,不能在這個時候輕動,而且自己也得有鎮住這兩人的實力才行。

“主公,庶有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