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借月觀劍(第3/4頁)

明禦天為了培養玉璃,把事情給她簡單的分析了一遍。最後說:“這人看似溫和,骨子裏卻異常強硬霸道。我們還是少和他往來的好。”

玉璃有些擔憂的說:“如果他真是明月劍主,也許真能領悟兩儀劍訣。那怎麽辦?”

“沒有宗門的劍意傳承,他領悟了也是他自己的道。”

明禦天無所謂的說:“天下間元果強者多的是,也不差他一個。”

玉璃卻有些憂心忡忡,她覺得事情一下變得復雜了。把劍訣傳給元嬰是一回事,傳給曾經的十三階元果神君又是一回事。

她看向了高正陽所在的養劍峰,目光復雜深沉。

明禦天搖搖頭,卻沒多說什麽。

玉璃就是太聰明,過於喜歡計算。卻不知道,專心修道勇猛精進,才是智慧。

斤斤計較,這對修者來說可不是好事。

只是這種天性,也很難一下改過來。等到玉璃境界高了,器量自然也就有了。

養劍峰上,高正陽坐在峰頂一塊月白奇石上,遙望兩儀劍派十萬劍峰。

養劍峰並不算高,只能看到附近的幾座劍峰。

此處還有重重劍陣禁制,就算是元果神君,不懂兩儀劍派內部劍陣禁制,也無法使用神識感應周圍環境。

高正陽卻不急,他一直等到月上中天,這才催發神月劍意,和天上半月遙相呼應。

這種呼應極其靈妙,高正陽也是領悟了兩儀劍訣,才能駕馭這等變化。

通過中天半月,高正陽劍意化作茫茫月光,遍照天地。

這樣的遍照,自然不能和真正的月亮相比。高正陽神意籠罩範圍,就是十萬劍峰。

連綿十萬劍峰,或高或低,或奇或險,乍看上去似乎都差不多,仔細看卻各有意境。

十萬劍峰就像十萬把劍,每座劍峰都有自己劍意,有自己的變化。

高正陽通過無盡月光,甚至能感應到十萬劍峰間那一道道劍陣連接。

十萬劍峰就是兩儀劍派的根基,十萬劍峰所布下劍陣,則把兩儀劍訣所有變化都盡數展示出來。

高正陽與月共鳴,這才能縱觀十萬劍峰大陣,讀懂其中的精微變化。

劍陣雖然沒激發,但在月光下,劍陣彼此劍的復雜聯系化作億萬光線,勾連交錯,織成一個無比繁瑣精妙劍陣。

以高正陽的神識,解讀這些劍陣也覺得很棘手。不止是復雜,更精妙高深。

這就像十萬個強大劍修,各自施展兩儀劍訣。他們彼此間還相互配合。

兩座劍峰的配合是一種變化,每加上一座劍峰,就多出一種變化。十萬劍峰組合成的大陣,又是何等復雜。

高正陽一直等到半月落下,他也才讀懂了一小部分。

就是這一小部分,對他卻異常重要。他原本覺得兩儀劍訣雖高卻空,更強調意境,在具體變化上卻過於簡單。

再簡單點說,兩儀劍訣主要講劍道,具體的劍法、劍技,就都輕輕帶過。

直到借月觀陣,高正陽才發現有點小看兩儀劍派了。

到底是傳承了幾十萬年,不知有多少劍修不斷增補添加,卻是把兩儀劍訣都演繹的過於繁復。

也幸虧是這些變化都放在劍陣上,通過十萬劍峰來施展。如果讓劍修來修煉,幾萬年也未必能學會這一整套的繁復變化。

高正陽到不需要那麽多的時間,但他也沒必要學習整套劍法。

劍陣再高明,也不過歷代劍修對於兩儀劍訣的理解。高正陽只是借鑒歷代劍修的智慧,從而更深入去理解兩儀劍訣。

可以這樣說,十萬劍峰大陣就是十萬道劍意傳承。

換做其他人來,就算是明禦天這等強者,也無法盡覽十萬劍陣所有變化。其他人就更沒這個資格和能力。

高正陽一個外人,神識都被劍陣鎖死,原本更不可能去觀察劍陣變化。

但有了兩儀劍訣,高正陽一下就把握到劍陣變化的核心。進一步激發劍意和明月共鳴,才能盡覽劍陣,無有任何遺漏。

高正陽在養劍峰悟劍不走,誰也不好去趕他。

而且,他終日坐在石頭上不動。恍若閉關。兩儀劍派的人也更不好說什麽。

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兩儀劍派內部也有人忍不住了。

明元劍君就找到了明禦天,認真討論起高正陽的事情。明元劍君論起來還是明禦天師姐,也是心劍殿殿主。

心劍殿在劍派內職權極重,能穩穩排在前三。明元劍君也一向強硬。明禦天對明元劍君也是頗為尊敬。

“掌門,這人賴在此地不走,只怕是想借著本門劍陣感悟兩儀劍訣。”

明元劍君肅然說:“他學了兩儀劍訣也就算了,還竊取本門劍陣之秘,這可不行。”

明禦天輕輕嘆口氣:“師姐有何打算?”

“劍陣是本門根本,不容有失。”

明元劍君冷然說:“此人不知進退,貪得無厭。自然要把他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