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改朝換代

“晉齊完了,楚氣數已盡,天下三大強國,皆成歷史!”

秦國大軍中,孫武仰首看著靈珠的消失,再感受腳下蔓延的神紋,深深嘆了口氣。

“萬萬想不到,最後的勝利者,會是姜國!”

伍子胥也發出感嘆,語氣中卻沒有多少起伏:“又一位霸主崛起,數十年內,不會再有大的戰事了!”

他大仇得報,心願已償,又因闔閭投靠妖族,與其反目,自絕於楚吳,才來投靠秦國。

對於這個楚國的老姻親,彼此防範的對象,他談不上有多少感情,反倒對姜國的崛起,頗為欽佩。

“霸主?錯了!”

孫武目光一閃:“如果只是為求霸主之位,姜國不必兩線開戰,如此行險,那位姜太子的野心,恐怕不滿足於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稱霸於諸侯了啊!”

伍子胥瞳孔收縮:“難道……”

“是啊!宗周天下,要結束了!”

正如殷商存世近千百年,人們出生時,大商朝就矗立在那兒,當他們老去時,商朝仍在,於是很多人都習慣了它的存在,做夢也不會去想取而代之的事。

但武王想了。

伐紂功成,改朝換代,大周得坐江山。

而後數百年鼎盛,周王室衰敗,大權旁落,諸侯爭權。

但這也僅僅是爭權,依舊沒有想取而代之,就像那時的商朝一樣。

直到現在。

姜國崛起,敗盡四方。

“確實如此!”

伍子胥的胸膛起伏,激動起來。

目睹一個時代的逝去!

見證一個時代的到來!

何等幸事!

“走,向大王諫言,退回關外!”

孫武策馬,向後軍而去。

以秦軍的實力,晉齊大敗後,他們就再無作為。

如果秦君知進退,那麽趁著姜國暫時騰不出手,還能安然撤軍,退回關外,日後有談判的資本,能分封一地;

如若不然,那就是全軍覆沒,滅國亡室的下場。

“同去!”

伍子胥追上,又問道:“退兵之後,你準備如何?”

孫武望向大地中央的人王城:

“辭行入姜,以傳兵書!”

……

……

楚國郢都。

孔丘立於城頭,眺望遠方,神情中帶著苦澀。

“孔師,勾踐作亂,已經逃了。”

不多時,子路來到身後稟告。

勾踐是一代梟雄,卻是時不待他,有孔丘的輔佐,單憑獻虎符之功,還無法得到楚王的全權信任。

而吳蜀兩國的大軍很快壓境,勾踐又起了心思,想要獻城,向蜀軍投降,結果與早有防備的儒家弟子火並,卻是直接逃亡。

“報!蜀軍,向姜國投降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壞消息又來,孔丘卻並不意外,長嘆道:“回天乏術!”

“孔師,我們對楚國已是仁至義盡,回姜國吧!”

傳令兵退下,子路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勸說道。

儒家本來一文不名,受列國輕視,是姜太子首次接受孔丘的學說,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若論知遇之恩,也該是回報姜國。

昔日孔丘帶門下眾弟子離開姜國,就有不少不願,如今看來,果然不明智啊……

孔丘卻不解釋。

以他的智慧,早就看出姜太子對儒道的運用,是一柄雙刃劍。

姜國用儒道,能夠富強。

其他國家用儒道,卻會內亂衰敗。

所以孔丘率領眾弟子入楚國,正是姜國樂意見得,如果他不去,那才是“忘恩負義”。

當然,孔丘絕無坑害楚王之意,他輔佐一位君王,就一心一意要振興國家,讓天下看到儒家的能力。

只可惜他再努力,終究也擋不住姜國的鋒芒。

“隨我去相勸大王,向姜國投降吧!”

孔丘沉默良久,眉宇間現出釋然,轉身向著王宮內而去。

就在秦楚兩國做出反應的同時,衛國和魯國也遞交了降書。

周天子將自己關入殿中,再也沒有出來。

……

……

各國之變,落入眾人眼中。

蜀王已經無言。

蜀軍的投降,是他下達的命令。

他感激姜太子救下王後的性命,又清楚地看到大勢已去。

事前誰又能想到,乾坤塔的出世,五靈珠的匯聚,會讓晉齊兩大強國直接敗亡。

這不僅僅是時機的把握,還有長遠的布局。

姜國從弱小到強大,步步為營,待得擁有強國實力,立刻先下手為強,逼得齊相晏嬰和晉國六卿,以守代攻,仗之國力雄厚,打消耗戰,最終才能畢其功於一役。

否則正常開戰,即便此戰失去靈珠,導致大敗,晉齊兩國也不至於再無翻身余地。

現在巫臯和桑田巫,向顧承拜下,施以臣禮,萇弘仗劍殺出,求仁得仁。

結束了。

“人王陛下!”

姜國文武目光熠熠,望向天穹,露出由衷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