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筆如刀,詩如劍(第2/2頁)

賽侍郎只是翰林,不敢當面說的太過,但姜河川是大儒,卻根本不用在乎慶君之怒。

姜河川乃是性情中人,看著舞姬伏地大哭,眼圈微紅,道:“方虛聖此詩,非是宮女之恨,非是深宮之怨,而是書寫象州人之恨!年輕時,老夫遇逃離象州之人,曾見他當街呐喊,同為人族,為何獨象州如此!”

席中象州官員衣袖更濕。

幾個年輕的象州官員死死握著拳,死死咬著牙,淚水慢慢滑落面龐。

慶國加諸於象州人身上的罪惡,萬世難消!

方運默默收起毛筆。

敖煌低頭擦幹眼淚,咬牙切齒道:“景國左相一肚子壞水,但太後是個聰明人,這慶國倒好,什麽君君臣臣,明明是昏昏沉沉!兩國相爭,拉一個女子出來當替死鬼。得虧方運有擔當,直接贖回這些人,要是換成別人,必然被你們推出去打殺了然後用來汙蔑。”

但是,一些慶國官員依舊憤怒,慶君也是怒火未消,因為方運這首詩,點到了所有君王的痛處。

如此對待一個宮女,而且實際是自己的國民,這就是不仁!

天子君王可以不義,可以不禮,可以不信,可以無能,但唯獨不能不仁。

仁君乃是儒家對國君的基本要求,一個國君若被批不仁,在聖元大陸是最極端的指責。

景國官員們已經對方運佩服得五體投地,明明只是一次突發事件,方運不僅能用一首詩扭轉局勢,還能指責慶君殘暴不仁,為文戰象州、收復失地制造出最充分的理由。

一旦此詩流傳,足以引發象州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