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十國大比(第2/2頁)

方運在進入淩煙閣前,在看到“彩詩亭”三個字後,自然而然冒出詞聖蘇軾曾經對王維的評價。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在得奇書天地前,方運只知道王維是唐朝大詩人,但得奇書天地後,方運才知道王維在華夏古國繪畫之道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維甚至被明代書畫大師董其昌奉為“南宗畫之祖”。

若只論詩畫並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只有蘇軾的詞畫可以與王維的詩畫相提並論,所以看到“彩詩亭”三字,方運第一時間想起了王維,在進入淩煙閣前,就打定主意學王維之畫,更何況王維還有著名的《山水論》和《山水訣》以及大名鼎鼎的“破墨山水”。

方運為了學好王維的詩畫,深入了解王維事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王維與李白的關系。

兩人同年出生,鄰年死,都曾同時出現在長安,兩人交好的詩人很多,可兩人幾乎沒有交集,在那種風氣下的唐朝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兩人與孟浩然、王昌齡和杜甫都有交集,與玉真公主也有來往,李白最擅作詩送友人,孟浩然、王昌齡、杜甫和高適等等大量詩人都曾出現在李白的詩中,但大名鼎鼎的王維卻沒有。

兩人關系為何如此,至今不得而知,只是有人猜測因玉真公主,也有人猜測是沒有被記載的私仇。

論古詩的高度,李白在王維之上,而論詩畫並重,則王維更勝一籌。

方運沒有立即選擇畫什麽,而是在心中默背王維的《山水論》和《山水訣》,又回憶王維的詩篇,最後才重新觀看四方景色。

方運一一觀察雪原、鬧市、山林和溪水,思索良久,最後選定那片溪水。

其他三個方向的景色消失,隨後桌案、筆墨、顏料等等繪畫作詩的一切用具出現在方運的面前。

方運閉目回憶歷代的山水大作,然後選擇一張大小適中的潔白畫紙鋪在桌案之上,很快開始繪畫山水。

畫道在未入三境之前,重工筆而輕寫意,因為工筆更能作用於戰畫,而進入三境後,則寫意與工筆並重。

方運雖然更重工筆,但並沒有落下寫意之道,這些天主要向趙紅妝請教山水寫意之法。

王維之所以被董其昌譽為“南宗畫之祖”,就是他的“破墨山水”承上啟下,上承唐之前的渲染之法,後對文人畫有重大影響,南派皴法更是受其影響深重。

皴音同村,原本是指皮膚因受凍或受風而幹裂,而在山水畫中,皴法是一種表現山石、峰巒和樹皮表面的繪畫技法,皴法是山水畫走向成熟的標志。

隋唐之前的山水畫“空勾無皴”,而唐之後的山水畫則是“皴染具備”,甚至可以說皴法的發展和定型,促成了古代山水畫發展和巔峰。

沒有皴法的山水畫是不完整的。

方運看了前方的溪水後,便知此畫須主畫“石”“松”與“水”,其他可簡略,而這三者的畫法不同,石、松和水任何一種畫好都可入大師之列。

方運一開始還是按照此刻聖元大陸的主流畫法,但是在畫到丘陵和水中石頭的時候,筆法突然一變,用出王維開創的南派山水的畫法,用出披麻皴法和米芾發明的雨點皴法。

在才氣的作用下,畫中的石頭惟妙惟肖,仿佛破紙而出,極為厚重。

在用出聖元大陸沒有的系統化的各種山石皴法後,方運的畫道境界以無法遏制的速度增加。

不等畫完山石,方運只聽文宮內響起一道奇異的紙張撕裂聲,自己好像捅破了一層紙,隨後眼前的景色和筆下的畫全都變得不一樣,自身對景色對畫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畫道第一重,詩情畫意。

方運微微一笑,自己畫功雖平平,但僅僅是幾種特殊的皴法就足以進入八籌,但是要達到九籌,卻還差少許。

於是,在畫溪水的時候,方運不由自主用出南宋名家夏圭在《長江萬裏圖》中的一些畫法,此畫在繪畫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此畫中的“水”和之前山水畫中的“水”,有了質的飛躍,畫中水的姿態更加飽滿。

畫中山石輕動,水光閃爍,流水甚至有沖出紙面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