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詩會詞會(第2/2頁)

十輛牛車在文院書鋪前,而那二十多個書販推著車向大源府城的各地走去,沿街叫賣。

《西廂記》和《枕中記》開始在小範圍流傳,用不了幾天,全城的讀書人都會知道方運出了新書。

方運和往常一樣去方氏族學授課,臨近中午,則跟一位同樣收到請柬的老師賀裕樘前往立夏文會。

上了方運的馬車,賀裕樘四處打量,道:“方運,你這車不錯啊,一百兩銀子打不住吧。”

“你可是堂堂秀才,這馬車還放在你眼裏?”方運笑道。

“我要是安心回縣裏當個官,放棄科舉,這一百兩銀子不算什麽,可現在我在府城討生活,雖說除了教書有別的進項,但花費也大。十國沒有窮秀才,可也沒有多少富秀才。我再考五年,要是超過三十五還不能中舉,就回縣裏在文院爭個講郎。再拼三年還不成,就運作個小官當當,我在方氏族學和府城還有些人脈,這就是留在府城的好處。”

“說的也是。”方運這才理解這些秀才的苦衷。

“等我回鄉了,你起碼是一方縣令甚至知府,或許我要去你那裏討生活。”賀裕樘道。

“七八年的時間我怎麽可能當上知府,而且賀兄太看低自己了。”方運道。

賀裕樘卻臉一紅,道:“我總得為自己的前途和兒孫打算,也就是你沒有什麽產業,不然我真想投奔於你。”

“啊?”方運疑惑地看著賀裕樘,一個秀才投靠童生?

賀裕樘輕咳一聲,道:“我讀書不如你,但看人是不會錯的。就算我看錯了,將軍大人不會看錯,別說是童生,就算是秀才舉人都不值得他親自上門。你以後若是缺人手,不妨問問我。”

“賀兄既然這麽說,那以後我若有事相托,望賀兄伸以援手。”方運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人向自己靠攏,大源府一年參與府試的童生超過一萬,可一共也只錄取五十到八十名秀才。

“方案首客氣了。”賀裕樘暗暗松了口氣。

方運道:“說實話,我的書鋪真的缺人,尤其像賀兄這種高文位的人才。”

“書鋪做大了也是不小的產業,十國文風太盛,除了吃穿住行,凡是跟讀書有關的都可以做大,代代相傳。”賀裕樘道。

“能不能請得起你這位秀才,就要看今天的書賣的怎麽樣。”方運道。

“既然書鋪是你看的,必然賣的好。”

“長遠來看我有信心,只是不知道短期收益如何。”方運道。

賀裕樘微微皺眉,心想方運不像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怎麽會說這種話,不過他沒有反感,而是勸慰道:“書鋪就是要細水長流,慢慢擴大名聲,不開三年,看不出賠還是賺。”

方運聽出他的弦外之意,不想再談書鋪,於是轉移話題,道:“我還沒參加過立夏文會,都有什麽說法?”

“說法?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立夏前後天氣近於春,所以立夏文會往往以‘春’為題作詩,一般都是詩會,偶爾會辦成詞會,不過已經十多年沒有詞會,畢竟秀才的才氣有限,古體詩要比詞容易做。而晚間舉人的立夏文會則經常有詞會。這文會,其實就是給名門望族的子弟揚名用的。”

“還有這種說法?”

“你想想,一般人哪有財力辦這種文會?要選場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陪酒,而且總要有個彩頭獎勵,一場文會沒有兩千兩銀子下不來,再大的家業也經不起這麽折騰。那些人的詩詞都是花高價找名家提前作好,最多改幾個字,普通人哪能比。九成的文會頭彩沒有懸念,除非有人倒黴,遇到猛龍過江,比如你。”賀裕樘說到最後笑了起來。

方運道:“謝謝賀兄提醒,既然這次文會別人出了大錢,咱們去白吃白喝,搶人風頭有失君子風度。我去看看就行,等決出文會魁首我就走人,要是走的早,請我的人面子上過不去。”

賀裕樘沉吟片刻,道:“容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勵山社來邀請你的七八個秀才恐怕是被人當筆使了。應該是勵山主社的高人讓他們來的,否則僅僅是邀請你不會讓這麽多人一起來。”

“怎麽說?”方運隱隱有了一些猜想,但畢竟剛到府城,不知道這裏面的隱情,還不敢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