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詩成鎮國 一紙百斤(第2/2頁)

詩成,蔡縣令卻皺著眉頭,走到方運一側,盯著方運的詩許久不語。

王院君則點頭稱贊道:“此詩恐怕也有鳴州之才,詩意懇請,情景動人,先寫詩人啟程,後寫一路景色,最後則思念夢中的濟縣山水,野鴨和大雁浮在湖塘裏,如同旅客歸故鄉,情真意重,難得,難得。”

蘇舉人道:“這詩對仗極其工整,語句優美,是我見過的出行詩中最妙的一首。”

眾人紛紛點頭,讀書人有送別詩,有邊塞詩,也有出行羈旅詩詞,而這首《濟縣早行》的確很出彩。

“其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句列錦很妙,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象的排列完美無缺,最難得的是音韻鏗鏘,讀起來如清泉入喉。”一位秀才道。

列錦是一種修辭手法,整句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巧妙組合排列,其中名氣最大意境最佳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不過論“絕”卻不如這首《商山早行》。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的名作,而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鼻祖,黃易的小說《大唐雙龍傳》中的花間派的原型就是花間詞派。後世的詞之所以繁榮,溫庭筠功不可沒。

溫庭筠雖與李商隱並稱“李溫”,但只是詞勝李商隱,論詩遠不如李商隱,而唯一可與李商隱的詩爭輝的,只有這首《商山早行》,更是一首古今“絕”詩。

倒數第二句本是“因思杜陵夢”,不過明顯和這裏不符,所以方運變“杜”為“濟”,兩字都是仄音,絲毫不影響詩句的平仄和意境。

眾人議論紛紛,方運閉口不語。

蔡縣令突然大聲道:“好你個方雙甲,我說你怎麽寫完後一直不言不語,原來你是在考我們!諸位,你們小看了這首詩,這可不是詩出鳴州,而是一首‘鎮國’之詩啊!”

方運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蔡縣令不愧是一位進士,竟然這麽快就發現了這首詩的妙處。

“縣尊,您過於誇大了吧?”王院君愕然,就目前看來,這首詩很難達到鎮國,因為鎮國以及更高的層次的詩詞在某一方面都有極為突出的表現,或情深,或磅礴,或字字如刀,或瑰麗無比,或奇,或絕,不一而足。

蔡縣令笑問:“你們沒看出來這是一首絕詩?”

絕詩不是絕句,而是指這詩在某方面絕跡絕種,很難出現相同的。

“這……”

眾人議論紛紛,完全看不出這首詩“絕”在什麽地方,畢竟絕詩太難得,許多大儒窮其一生也做不出一首,那個層次的詩詞是可遇而不可求。

蔡縣令一字一句道:“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可謂字字列錦,前所未有,怎能不絕!”

許多人面色一變,如潮水湧到石桌邊仔細看,竟然把方運擠開。

蔡縣令則聰明地抓住石桌,不然他也會被擠走。

“果然是字字列錦,這詩前所未有,百代孤絕,驚才絕艷,驚才絕艷啊!”蘇舉人大聲叫喊,激動得滿面通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他做出好詩。

王院君興奮的嘴角直抖,道:“莫非聖人眷顧,我時來運轉了?我竟然也有機會親眼看到一首鎮國之詩的誕生?”

幾個年長的秀才同樣滿面癡迷,那神色比禁欲二十年的采花大盜突然見到光著身子的絕世美女更狂熱。

“得見詩出鎮國,死而無憾,死而無憾了!”

“不世奇才,不世奇才!”

一幫讀書人跟精神病似的連連叫嚷哀嚎。

王院君按捺不住,伸手去拿那首詩仔細觀看,結果他手竟然捏不起那張紙。

“這……”王院君不得不加大力氣,然後才雙手捧起,明顯很用力,如同捧著大石頭似的。

王院君嘆道:“一頁重百斤,的確是詩成鎮國,錯不了!”

這紙張明明不大又很薄,卻異常沉重,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親見,心中無比震撼。

“怎麽墨跡不散?這不是墨不沾膚嗎?明明秀才才能做到,方運的字怎能如此?”

“聖前童生豈能和你我一樣?”

“也是。”

“胡說!就算聖前童生也不可能十天練就墨不沾膚,明明是方運苦學所得。”

“善。”

眾人輪流觀摩品評,不知不覺太陽升起。

晨光照在方運的字上,每一個字表面都出現極淡的光暈。

“這是字字珠璣啊。”蘇舉人稱贊。

蔡縣令的神色卻忽明忽暗,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