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教育升級

蕭雲來到異世界的第四個冬天,與去年冬天最大的區別是,紅薯土豆可以敞開來消耗了。

去年開始嘗試種植的土豆紅薯長勢都不錯,做好田間排澇、肥料喂足,長出來的莖塊雖然沒有地球上動輒上萬的產量,畝產也能保持在3000斤左右;但因為要選種和擴大耕種面積的關系,蕭雲把這倆作物都裝地窖裏了,隔個十天半拉月的才給大夥兒換換口味,沒給敞開來供應。

今年耕種的土豆紅薯,就比去年大膽了一些……蕭雲分別種了兩輪。

第一輪和苜蓿同期下種,第三茬苜蓿收割前收獲,這輪春土豆和春紅薯的產量還都不錯,平均畝產3000斤~3500斤;第二輪嘛,就是和大豆一塊收的秋土豆和秋紅薯了,因生長周期較短、這輪的產量較低,平均畝產只有2000斤左右。

畝產不高但咱地多,大好的平整土地用來種土豆紅薯,還一年種兩輪,這綜合下來年產量自然是相當驚人……之前一直忙著沒功夫搗騰這塊,入了冬,工作密度沒那麽高了,倉庫地窖裏塞滿的土豆紅薯自然也就到了展現魅力的時候。

今冬的第一場雪比前幾年都大,一夜睡起來,擋門的木板下半截都給雪堵住了,鵝毛大雪還在不斷地飄;這樣的天氣蕭雲再狠心也沒法把人趕出去工作,自然是放“大雪假”,好容易能休息一天的族人們發出歡呼,往自個兒身上裹了棉布衣毛衣毛褲再來層獸皮便沖出去掃雪玩兒;蕭雲搖搖頭,轉身便……召了食堂廚師隊和大水的工作隊過來,開始加工紅薯粉。

一般來說自制紅薯粉最好是在秋天打霜前後制作,但那時候不是忙嘛……下雪了再做也不耽擱:

首先,要磨碎紅薯莖塊,取現成的雪燒化了把紅薯洗幹凈,隨便切塊,丟石磨裏磨碎。

部落裏小六百張嘴,做啥玩意兒都得走量,說是自己產出自己消化,一次性做紅薯粉也得按萬斤計算……好在這玩意兒畝產喜人,就算只種了三百畝地年產量也有一百幾十萬斤,可以隨便禍禍。

要磨碎這麽多的紅薯可不是輕省活,跑進跑出的硬是把大夥兒給折騰出一身的汗,天擦黑時才搞定。

接下來麽,就是把磨碎的紅薯中的澱粉過濾出來,最簡單的辦法是用紗布兜著用水沖,濾剩下的紅薯碎塊當晚上就煮紅薯大米小麥粥……

澱粉水裝入容器靜置一夜,沉澱到底部,將表面的水倒掉、澱粉鏟出來裝筐或者簸箕放在各個房間的炕上烘幹,幹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始做紅薯粉了。

嗯……這期間蕭雲截留了一部分烘幹的紅薯澱粉,放到一邊留著做糖。

紅薯澱粉加水和成面糊狀,裝入底部刺出圓形孔洞的瓢狀容器內,拿著容器站在燒著開水的大灶旁,一手拿瓢,一手捶打,瓢中的澱粉面糊受力從孔洞中如線狀滑下、落入滾水中燙熟,煮成深紅色;再將煮熟的粉絲撈出,放入帶冰塊的雪水(清水也行)中冷卻,掛起來晾幹……齊活。

當然,不能晾到室外去,雪還在下呢,也不能涼在燒炕的室內,那樣的話粉絲會粘連在一起,變成粉團;思來想去,蕭雲索性把晾粉絲的架子先推到屋後避風處凍得根根分明,又移到沒燒炕的屋子裏,開了門吹風陰幹……偶有粘連的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大差不離就行。

第一場雪下了一周還沒停,蕭雲也帶著人消耗了十幾萬斤紅薯,做出來兩萬多斤紅薯粉……粉絲還在晾大家暫時沒吃到,紅薯碎煮的粥倒是把大夥兒膩得夠嗆,又舍不得拿去喂豬,食堂不得不開發出裹面團油炸、壓制成餅或烤或煎等方式來消耗……

而在紅薯粉晾幹之前呢,蕭雲也麻溜地把紅薯粉糖做了出來……制作方式等同於麥芽糖,溫室裏發出的新鮮二葉麥芽切碎,紅薯澱粉以1:1.5的比例用水調開,再按十比一的比例兌入切碎的新鮮麥芽,倒入四~五倍的水中徹底煮熟透。

煮熟後的薯粉麥芽乳退火降溫至50攝氏度左右,再加入比例與調和時相等的新鮮麥芽碎,靜置兩小時後表層出現清水,再燒火煮開,用布過濾,濾出液即為糖液;將糖液大火燒開、四小時左右燒幹水分,所得極為糖。

紅薯澱粉做的麥芽糖有個好處是,燒幹水分後可以成型為半固體,不是容易變質的液體狀;並且可以在原糖基礎上再次加工,比如將糖液燒開冷卻到不燙手後加入熟豆粉或陳皮粉,用圓棒沾起拉扯,如拉面一樣將糖體拉成白色、用刀切斷,就是白色的糖塊,將糖體拉成絲,就是糖絲。

還可以加入與糖液等重的炒米花、炒大豆、炒松子、果幹果脯等,用木板壓平了切塊,就是切……呃……嗯……

“切糕應該不是這麽做的,還是叫切糖。”蕭雲看了看手中巴掌大的切糖,給腦中剛冒出來的名兒雷了一下,順手把切糖遞給在旁邊等得口水嘩啦的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