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目(第4/6頁)

自此之後,大夏國力日衰,又傳十二代皇帝。

當到弘建帝時,仿佛回光返照般,又迎來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這位皇帝登基不過五載,就將朝廷打理得井井有條,朝臣心悅誠服。

但這一天,弘建帝和靈宮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弘建帝靜靜坐在龍椅上,頻頻詢問身邊人:“去靈宮的人,還沒消息嗎?”

侍臣道:“陛下,已經派人去催,相信很快就有回應。”

弘建帝一臉焦慮,不禁在大殿上踱步。

在他登基時,有天降隕石落入太廟,上書“大夏傳祚八百,玄鳥殷商代之”這十二字。

雖然事後皇帝封鎖消息,但這到底是在心中紮了一根刺。連帶婦好、伊尹的信仰祭祀也被明裏暗裏打壓。

所幸的是,此刻大夏天庭已絕地天通。諸神無法下界,不然那幾位和商朝有關的神聖,肯定找他麻煩。

前幾日,皇帝又得到一本書。

看到書中內容後,他若有所思,命人將書送去靈宮。

絕天地通時,姬樂沒有如諸神一般歸入神界,而是留在人間,守護大夏至最後一刻。只不過隨著天地源力內斂,姬樂沉睡次數越來越多,靈宮挑選巫女侍奉的規矩也在幾代之前廢黜。

目前的靈宮更加神秘隱蔽,除卻皇帝和少數存在外,國民大眾根本不清楚在皇宮大內後方,還有一座極為特殊的北地靈宮。

女帝之後,歷代皇帝修繕皇宮。早已用朱墻碧瓦將靈宮包圍在皇宮大內。

也因此,靈宮和皇宮一系的聯系越發薄弱。

弘建帝登基以來,僅僅見過姬樂一面。

這次正巧姬樂蘇醒,聽聞皇帝送來書籍,便好奇打開閱讀。

平心而論,姬樂對弘建帝感觀不錯。如今這一代皇帝雄才大略,並非昏君之相。

大夏國祚將盡。依姬樂想來,可能是皇帝早逝,幼主登基所造成的動蕩之禍。

可看到書籍後,姬樂頓時陷入沉默。

半晌後,才幽幽說:“她倒是好手段,竟有心弄這麽多章程。想來圖穆老大哥的死,也跟她脫不開幹系吧?”

旁邊夷光聽得好奇,從姬樂手中取出書籍翻閱。

這本書講述的內容並非波瀾壯闊的風景探險,也不是豪情萬丈的帝國爭霸。而是將舞台著墨於一處後宅,講述諸多女子間的兒女情長,幽怨閨事。

故事開篇,講述一座玉家宅邸中,住著一位深受諸女喜愛的年輕公子。而這位長於婦人之手的玉公子所深愛的,是跟自己青梅竹馬長大的紅衣女孩。

但他母親卻張羅讓他迎娶一位黑衣女。而他祖母則打算支持孫兒,讓他迎娶紅衣女。

為此,其母自行做主,將黑衣女請到家中做客,從而引發一系列糾葛。

夷光看到這,不屑道:“夫人們開茶會邀請各家適齡女兒做客,倒也尋常。但這等聚會豈會讓男兒參與?這寫小說的作者,顯然並非我國人士,不懂我國國情。”

她翻回封面,看到作者名叫“紅夫子”。

“紅夫子?名字不倫不類,想來並非正經人。陛下何必為這區區一本書勞神?”

見姬樂面帶郁色,夷光張羅對來人說:“你先回去,這本書我們收下了,且謝過皇帝一番好意。”

“等等——”姬樂叫住皇宮使者:“你回去告訴皇帝,幫朕轉達一句話。”

……

弘建帝在寢宮踱步半天,使者才匆匆趕回。

“陛下萬安。”

弘建帝顧不得禮數,連忙問:“回來了?他怎麽說?”

使者:“帝君看過書籍後命小臣帶話‘黑色不吉,縱然玉家子與紅衣女無緣,也有黃衣女、青衣女,總輪不到黑衣女。’”

“這樣嗎?”皇帝聽到這話,神情意味不明。

縱然是帝國之魂,也認為我朝將滅嗎?

命眾人退下,弘建帝自己靜坐在殿內沉思。

大夏國運不久,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登基五年來,他不敢效仿先帝們安樂享福,一心一意為國經營。可到頭來,僅得了一句“縱然沒有紅衣女,也有黃衣女,青衣女嗎?”

“說到底,他只是國魂,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靈魂。而不是我們大夏的魂魄啊。”

想到這,皇帝默默從桌案暗格取來一卷秘術。

伴隨著風雨驚雷,他終於下了決定。

“既然國神依靠不住,那麽就由我自己來保護這個國家吧!”

……

轟隆——

送走皇帝使者,姬樂眺望殿外驚雷,不由苦笑。

“終於開始到了這一天。”

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弘建帝的詢問,他當然清楚。

這所謂的“紅夫子”,是天妃的筆名。這位大神放下身段,親自將預言藏入這本兒女情長的小說,為的就是絕他後路。

那玉公子,代指玉璽,暗示華夏國祚,也可視作姬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