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光武福神(第2/3頁)

只不過受限於如今的星辰法則,除卻地星星域得宇宙氣數加持,有諸神垂世外。其他星系氣運寡少,舉一顆星辰之力都未必能誕生一尊天神。

張良思量之後,還是決定研究仙法。

“神道之法紮根星辰,但這顆星球很難培養復數天神。還是仙道飛升更加取巧,在修成天仙道果後直接離開星球前往地星。那樣一來,位列仙班,或許更符合仙道,更符合大夏國神的構思吧?”

張良並非愚鈍之輩,自己手持仙書降臨,顯然那背後的大夏國神是打算讓自己摒棄神道,在這個星球上的華夏文明中發展仙道,避免地星華夏神系的影響。

說白了,這顆星球連帶自己和張安,都是為那位陛下實踐仙道!

……

十年匆匆過去,張安在三千多次的降靈中,總算得到幾個得用的人手。在張良和諸降靈人士的幫助下,他建立了一個城市——留城。

這是這顆星球上第一座城市,也是最初的文明花火。

當城市建成的那一刹那,姬樂明顯感受到一股新的力量從這顆星球升起,徐徐注入自己的薪火本源。

而他所掌控的信仰海域之側,又有一座渺小的水池徐徐擴展。

和大夏國民的信仰海域相比,這些原始人認可華夏文明後所提供的信仰,簡直太渺小了。

姬樂靜靜站在水面,關注這個小池塘。

“是人體素質以及數量的問題嗎?”

大夏先民穿越而來,又處於元蒙宇宙的神話時代,得到地母神力滋潤,哪怕一個凡人提供的信仰力量也極為客觀。

但是在這些造物主們的小行星上,他們創造的凡人本源稀薄。上百個原始人提供的信仰力量,都比不上一個大夏國民的奴隸。

“不過積少成多,當我的火種散布在無量星海,未來必將帶來客觀的收益。”

姬樂眺望星空,看到自己散布在無數星球的火種。他再開薪火系統,將一朵朵薪火當做自己的化身,送入其他星球。

其目的很簡單,通過這些薪火在其他星系培養華夏文明,然後反補自身。

既然國民是自己的一部分,那麽散布到其他國家的薪火也是他的一部分,同樣可以反補。

到時候,自己不需要進入一次次衰敗和復興,只要外界的薪火種子沒有全滅,自己這尊國靈就不會陷入沉睡。

而且想想看,萬一其他星球中也能培養出主神呢?

一個星球不行,那就十個、百個。讓在外面的華夏附屬文明不斷征戰宇宙,為華夏提供新的版圖疆域,打造真正的星際帝國。

那時候,大夏憑借源源不斷的物資,可以培養數十位,乃至上百位主神。屆時,自己晉升造物主還不是水到渠成嗎?

“文明之道,無非聚眾之力。以無量眾生的智慧打造文明,這才是我的晉升道路。”

姬樂胸口的薪火不斷躍動,傳來欣喜和亢奮的情緒。

播撒文明,培養文明,最終以無量文明成就自身。

……

留城中,張安面對眼前的一本文書,面露難色。

“我可是武官啊,這種有關於生產鍛造的東西,我怎麽知道?”

他嘆了口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溝通薪火,大夏圖書館開啟!”

姬樂在薪火系統的降靈功能外,還附帶一個圖書館功能。裏面記錄姬樂和史皇撰寫的諸多文書資料,道法儒墨醫兵農工等一應俱全。每當開拓者們遇到問題,就可以去圖書館中找方案解決。

而且圖書館還有一位管理員——史皇倉頡的化身。

必要時,可以通過史皇傳達給大夏帝國,讓帝國進行解決。

畢竟張安這些開拓者並非無根浮萍,背後有一個主神坐鎮的帝國撐腰嘛!

張安精神體進入圖書館,看到圖書館還有好幾個人。

其中一人趴在桌子上,神色一臉疲憊。

“咦,你留在這裏幹嘛?你不用監督你手底下那些人嗎?”

“別提了,昨天董卓差點又跟呂布打起來。幸虧被司馬懿看破,提前聯合王莽進行壓制。”

鄭宗寶抹了一把臉,扯著張安衣袖開始訴苦。

姬樂不斷往其他星球扔火種,鄭宗寶在死後也被姬樂送到其他星球。

但他明顯沒有張安的運氣,能一開始就跟搭档精誠合作,以十年時間建成文明城市。

鄭宗寶第一次降靈的搭档,叫王莽。

不過並非漢武帝、昭帝時期的王莽,而是後來另立新朝的西漢外戚王巨君,也是“王莽篡漢”這個典故的主角。

先民來自東漢,兩漢一脈相承,自然知道王莽的事跡。

降靈王莽當天,鄭宗寶心情極為復雜。

要說王莽的能力,那自然是一等一的,不然也不能成為新朝之主(雖然最後被劉家奪回江山)。

總之,王莽肯定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