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新幣(第3/3頁)

這幾張銀票是夏國發行的銀兩兌換券,持有相應的銀票可兌換同等價額的銀兩。

圖穆一系的土著使臣:“枯葉。”

羅馬一方的外來民族:“好像是宣紙?”

但不論哪一方,都看不到上面的字跡。這種紙根本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這麽看,同樣是屏蔽對夏國錢幣的認知,但因為外來民族以及本土民族的差異,認知也存在差異性?

想了想,姬樂命人準備其他國家的舊幣。和夏國貨幣一樣,土著根本無法認知這些貨幣,當做垃圾或者枯葉。外來民族的認知稍微強一些,還能認出一些原材料。

最後,姬樂提筆寫了一張欠條遞給圖穆使者:“這個呢?”

圖穆使者愣了下:“您向我借一兩銀元寶?”

姬樂隨後又寫下另一張欠條,上面寫著使臣欠姬樂一兩銀元寶。同樣,圖穆使者能看到這張欠條。

所以,欠條還可以看到?那麽,我們勝利又大了些。

姬樂仔細想想也能明白。

財富之神,其持有的一個神職就是“公平交易”。因此,他必須維系等價原則。

關於欠款,哪怕是以夏國舊幣寫下的欠款,也必須承認。只不過換成新幣的概念。

“也就是說,這些使臣仍知道舊幣的事情,記得夏國的金銀體系。只是在交易時,因為財富之神的咒術幹擾而無法認知錢幣。”

目前,被大陸諸國認知的錢幣,只剩下附著財富之神神力的蘇裏新幣。

“有意思,真有意思。我本以為是經濟打壓,原來是更加釜底抽薪的手段,從本質上杜絕我們使用舊幣?”

見姬樂陷入沉思,蘇瑜送諸位使臣離開。只是路上看著靈宮巫覡們心事重重的模樣,蘇瑜心中也沉甸甸的。

“希望我夏國能順利挺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