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替罪羊(第2/2頁)

這也算是祭獻的一種,風雷兩大神脈通過元希、裴磊轉移弑殺母神的罪孽。楊氏一脈通過祭子換取國民生育力的治愈,都是類似的“替罪羊”儀式。

而各國緩解體內“毒素”的方式,大多都采取“替罪羊”儀式。

圖穆王國內部專門以國庫養了一群無業遊民。每年都會祭獻一男一女,將國家這一年的所有罪孽轉移給這對祭品,通過殺死祭品來換取自身的潔凈。甚至在國家出現瘟疫或者其他災難時,也會通過祭獻這些無業遊民,來換取罪孽的清除。

多雅王國則文雅一些,她每年占蔔一位國民,讓他住在最精美的宮殿,享受最可口的食物,待遇等同於國靈。

而他,便是承擔國家罪孽的替身。在一年終了後,將這位國民逐出王國,推入深淵摔死。以他的死,象征罪孽一並沉入深淵,確保多雅王國的清白。

元蒙世界崇拜血祭,推崇人祭。替罪羊儀式,是大地屢見不鮮的儀式。

甚至羅馬王國也采取類似的方式,而且這種方式並非受到本土影響,而是從故土就帶過來的。

替罪羊儀式,不僅僅是元蒙世界,在地球各大宗教神話中也有類似的痕跡。

比如古希臘,就擁有和多雅、圖穆差不多的替罪羊儀式。選擇一個國民出來頂罪,維系國家內部的和平。

而古羅馬時代,受到周邊宗教的影響,也有類似的儀式。他們選擇一個國民披上獸皮在街道遊行。通過木棍擊打這個“替罪者”,將他逐出城外,象征罪孽一並離開羅馬。

來到異世界,羅馬的這個習俗仍保留下來。相較本土那些血祭,羅馬這種替罪羊儀式,已經可以稱得上溫和。

“那你打算通過沉眠,自身慢慢消解體內的毒素?”羅馬提醒說:“這可不是故土。”

在故土,這個意思更多是心理上的慰藉,是通過集體暴力,犧牲一個無辜者來穩定社會秩序。但是在這個神話時代,這種儀式具備真正的力量。

不論是人心的負面情緒,還是國土產生的廢氣,長久積累下來就會形成邪祟。替罪羊儀式,是通過替身的方式,將邪祟從國靈體內排出。

“先看看吧,或許能成功呢。而且,我還有備用方案。”

姬樂這時候不得不感嘆,前世陪朋友搜集神話資料,的確很有用。至少在前世的宗教神話中,就有兩種類似的解決方案。

一種就是“替罪羊”的詞根來源,古猶太教通過以“羔羊”代替“人祭”,以動物來承擔罪孽。

按照姬樂的想法,大不了選擇每年以神獸進行替罪儀式,確保自己的國民不受類似的不公待遇。

另一種,出自諸夏文明特有的“年獸”。

如果把人心的負面情緒和國土產生的邪氣視作“祟”。那麽每年進行一次除祟的儀式,放到本家來說,不就是過年嗎?

壓歲錢的緣由,可就是針對所謂的“祟鬼”。

這種方式,也是姬樂最傾向的。

將一年積攢的毒素凝聚為魔怪,然後讓國君帶人進行鏟除。魔怪的消失,意味著罪孽的清洗,迎接嶄新的一年。

“總之,我先休眠一次看看,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通過自身排毒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實在不行,就只能每年制作“年獸”了。

跟兩位同伴交流後,姬樂返還永樂殿。

此刻,永樂殿外早已重兵把守。

除卻霍去病的軍魂外,還有他訓練的奴軍以及余媖的巫女團。大家輪班值守,確保國靈沉眠期間的安全。

“那需要這麽麻煩?”姬樂一臉無語,在蘇瑜、西施的帶領下,來到余媖精心準備的大床。

這張長寬皆有五米的大床擺放在永樂殿中庭後面的正室,上面灑滿潔凈的花瓣和羽毛。

“你們啊,太大驚小怪了。我就是打算好好睡一覺,何必這麽折騰?”

余媖:“小心些為妙。”她指著龍床四周的蟠龍木樁:“這裏刻畫咒術,只要殿下休眠後,就會自動升起帷帳,形成隔離空間,避免任何人的驚擾。而開關僅在殿下手中,當殿下醒來後,可自行升起帷帳。”

同時,靈宮也會察覺姬樂的蘇醒,趕過來朝見。

至於龍床周邊還有八個鶴嘴銅爐以及十六盞長明宮燈。

“也好,那就這樣吧。至於靈宮那些大靈,余媖、崔靜你們多注意,別讓他們惹事。”

說完,姬樂洗漱沐浴後,爬上大床。

空蕩蕩的龍床只有他一個人,抓起花瓣往上空一灑,嬌艷的花瓣飄飄悠悠重新落下。

“好精致啊,真有點不習慣。”透過帷帳看向外頭,余媖等人全部退出這座宮殿,只留下姬樂一人。

“算了,趕緊睡一覺。說起來,穿越到現在,這才算是真正安心的一場大覺啊!”

漸漸地,姬樂眼皮打架,心神逐步放松,意識重新散入國土。他整個人躺在龍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