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百年大計,造神之因(第2/3頁)

先民們正是發覺神明的奧秘,打算利用神性信仰打造自己的神祇,才被天主毀滅。

“兵主神性還在,看來姬樂那家夥只是動用神性,並未喚醒兵主意識。”楊柯在兵主柱前站了一會兒,繼續檢查各大圖騰柱。

西王母柱的光輝有些黯淡,大司命柱浮現道道裂痕,少司命柱的光輝越發明亮……至於史皇圖騰柱——這顆圖騰柱早已崩塌,屬於史皇氏的神性消失不見。

“果然是史皇大人。”楊柯蹲下身子,檢查破損的圖騰柱。裏面的神性徹底消失,只留下一團廢石。

“如果老者的確是史皇,那麽姬樂可視作自己人?可他又是怎麽誕生?薪火仍在於此,我夏國積累的信仰源力也都被我封印,他憑什麽誕生?”

這一點,楊柯無論如何也琢磨不透。

國靈並不是一個城邦國家所誕生的必然。據楊柯所知,有一些國家並沒有誕生自己的國靈,但那些國家照樣生活的很好。在自家先祖的計劃中,根本沒打算創造國靈。就連早年尋得的地母神性,也一直封印在靈宮。

打從一開始,楊氏就沒打算將國運寄托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國靈身上。

“國靈誕生,需要地母神性和舉國積蓄的信仰力。但信仰力所化的薪火還在,那廝從哪弄來的龐大信仰源?莫非,他從故土帶來的?”

楊柯上前檢查祭壇上的薪火。這薪火原本封印並不斷接收國民對國家的信仰願力。但在楊柯感知中,金色光輝已經開始減弱。

“少了,信仰源力少了很多。而且已經不會繼續接收國民的信仰力。”

因為姬樂成為國靈後,直接將所有信仰轉嫁截胡,這裏的薪火已經算是半廢品。

“國靈……好大的麻煩啊!”楊柯面帶苦笑,將薪火重新放置回去:“半神級別的國靈看似尊貴,可根本不足以讓我國徹底融入這個世界啊!”

楊柯心中沉甸甸的,靜靜坐在祭壇前方沉思。

夏國最大的問題不是附近的蠻族外夷,也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而是水土不服。

沒錯,環境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

在同樣平穩的環境下,一對來自夏國的健康夫婦和一對土著夫婦進行對比。夏國夫婦能在五年內生育二胎,而土著能生下三胎、四胎。而且嬰兒成活率,先民後裔要遠遠低於土著。

再從壽命的角度看,除卻一些特殊方式續命外,以自然死亡的情況作對比,夏國國民的壽命比附近國家的人都要短。大致上,土著一生能活七十年,而先民只有五十年。

根據太平教當年的研究,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先民體魄和土著存在差異,無法適應這個新世界,仿佛整個世界對夏民進行排斥。

為了消除這種排斥,先民必須在本世界塑造一尊自己的神明。借助蛻變為天神的契機,將獨屬於先民們的文明烙印打入這個世界的核心,來消除這種冥冥中的抵觸。

當年太平教塑造黃天君,雖然狂妄自大,但也是不得已之舉。因為早在當年,他們就已經察覺這個世界的排斥。縱然用了各種延續壽命、提高繁衍能力的方式,他們這些後天上的努力仍無法完全抵消世界潛意識的排斥。

在這個世界待久了,任何一位夏國的掌權者都能清晰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屬於他們。

你能想象,親眼看著自己鞭撻踐踏的奴隸不斷生育他們的孩子,而自己漢民一脈每當一個新生兒出生,都會出現畸形、殘疾甚至成為死嬰嗎?

必須打造自己的神!

這是楊氏一脈的祖訓。哪怕當年經過太平之禍後,楊氏的執念也沒消失。

按照楊氏最初的打算,既然這個世界的天主不容許他們以“天”為神,那麽就選擇一位本世界不存在的神位。

“傳說,故土三皇五帝等上古聖王,皆以人身成就天帝之尊。我本來打算借助薪火吸收信仰,好證就聖皇之位,成就王神。如今國靈出現,是徹底絕了這條路。”

王神聖皇之路,需要舉國之力點燃神性,而如今薪火中的力量被姬樂瓜分,又有國靈這攔路石擋在前方,楊柯再也無法行走王神聖皇之路。

嘭——

一拳狠狠砸在祭壇地板上,楊柯咬牙切齒:“如果沒有姬樂,我有把握在三十年內封神。”

國靈需要三百年時間孕育,而他封神不過短短數十年。顯然,這對夏國而言才是真正的正道。可隨著姬樂的出現,一切計劃付之東流。

“這國靈的誕生真的是偶然?亦或者是某些天神想要妨礙我們夏國誕生自己的神明?”

楊柯忌諱的天神,是居住在天空中的神界,高高在上的創世神血裔。這些神族的信仰紮根大地諸國,眾多國家的興衰都跟他們脫不開幹系。也正因為他們的幹涉,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位脫離天神體系的世界正神。